法学 >>> 人口学 >>> 人口政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口政策学相关记录72条 . 查询时间(2.665 秒)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将“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作为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之后的第三项措施加以明确和细化,体现了对生育休假的高度重视与深入落实。
湖北省人口学会全体会员大会暨2022年学术年会于2022年7月9日在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成功召开,共收到全省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投稿103篇。经过严格的评审,第一届“湖北人口科学奖(2022)”获奖名单现正式揭晓。最终确定一等奖8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20名,获奖者将由湖北省人口学会颁发获奖证书,以资鼓励。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第十四届全国人口与发展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获奖名单——中国人民大学多位学生获奖。
近年来,人口学界专家积极发声,为相关部门开展高层倡导、舆论引导和对地方指导的工作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营造家庭友好社会环境,是“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间重要的工作任务。目前各地正处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关键节点,也是加强工作协调,完善制度设计的攻坚阶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协调发展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数据显示,2011~2017年期间,我国总和生育率均值为1.7左右;自2018年起,我国生育水平迅速走低,2018年、2019年分别为1.52、1.51,2020年进一步降至1.3。新冠疫情对婚育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与我国生育下降的长期趋势叠加,加速了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率的下行。
5月1日起,广东省正式实施《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生育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在广东省生育子女无须再审批,同时,将“生育登记证明”更改为“生育登记凭证”。
面对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影响人们生育意愿重要因素的现实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释放生育潜能,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近年,我国生育水平的快速回落和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以后,各地紧紧围绕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积极生育支持的相关配套措施一般包括时间支持、经济支持和服务支持3个方面,需要系统化和整体性设计与推进。我国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关键在于增加一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推行还应贯穿社会性别平等理念。为应对低生育挑战,我国自2013年以来不断推进生育政策宽松化改革。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
2021年12月6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贺丹主任受邀参加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的员工培训,并在培训上作“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构建生育支持体系”的专题发言,介绍了我国的生育率现状与变动趋势,分析了生育水平快速下行的原因,并结合生育政策调整的新进展,提出了生育支持政策的制度构想。发言引起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工作人员的强烈反响,纷纷提出问题与思考。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教授接受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专访,对为什么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而不是全面放开、“三孩”生育政策能不能解决当下中国的人口问题、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会带来怎样的经济社会影响、“三孩”生育政策顺利实施需要何种社会经济配套等社会普遍关注和热议的问题进行了解读评论...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2021年5月27日下午,CIDEG学术沙龙第178期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邀请了我系助理教授、数据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悦做研究分享,分享的主题为“人口流动决策的心理机制与政策影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刘志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丽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鹏龙参加了沙龙并担任点评嘉宾,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