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学术机构 环境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177条 . 查询时间(2.349 秒)
大连民族大学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13年6月,已建成一个研究特色鲜明、高学历、年轻化、知识结构合理、硬件条件基本完善、在难降解工业废水(制药、印染、煤化工、农药等)和工业聚集区混合型废水达标处理,以及废水全过程资源化和安全回用、剩余污泥生态减量等领域具备较强基础与应用研究能力的科研团队。本研究所主要服务范围包括:环保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技术及政策咨询、技术服务;环保工程设计与运营服务。
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2011年1月,现有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隶属于生物化工系。2001年生物化工系分为生物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隶属于化学工程系。2005年3月成立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拥有一支素质高、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指...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环境生态学研究所成立于2017年,其前身为环境生态学研究室。环境研究院建院初期,即已组建环境生态学方向并设立污染生态学课程,并开展植物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相关研究。环境生态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土壤重金属污染、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及微生物作用、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生物入侵及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化生态毒理、纳米颗粒生态环境效应等研究。实验室设备有连续流...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环境理论化学与实验研究所是王文兴院士于2003年成立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之初确立的三个方向之一,用理论化学的方法研究环境问题一直是王院士的夙愿。将理论计算与实验有机结合一直是王院士追求的目标。环境理论化学与实验研究所的成立为实验这一目标奠定了基础。环境理论化学与实验研究所将量子化学计算、分子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研究环境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体等典型环境中的形成与降解过程、环境...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大气环境化学研究所在学校与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良好的科研梯队,现有专职研究人员8人、海外专家1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3人,另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在济南和青岛建有国内先进的大气环境污染观测站,并在泰山顶建有区域大...
山东大学教育部南水北调东线河湖生态健康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于2019年,系山东大学设在中国北方最大淡水草型湖泊——南四湖的野外试验站,野外站学术带头人为国家杰青张建教授。野外站紧密围绕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需求,初步建成了由试验观测场和观测样地组成的比较完整的试验观测体系,形成入河口-湖滨带-湖区等不同生态系统全方位、系统化、网络式的监测分布格局。野外站主要针对跨流域调水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中心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的环境学科于2000年底组建成立。学院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个,拥有山东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水污染控制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研究...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流域绿色崛起水安全保障”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应用型和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本专业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面向全国和国际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前沿,在环境与资源利用...
环境工程专业于1986年开始招生(专科),1993年开始招生本科,1996年获环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环境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是江西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和...
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成立于1994年,1995年获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甲级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为第一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甲级)持证单位,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004号;2002年我中心被农业部推荐并被原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首批规划评价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围绕中国农业大学有机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研发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工作,建设开放式创新孵化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成为中国农业大学重要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打造成我国有机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重要的创新研发和产业集群高地。通过研究和开发苏州市有机垃圾智能化就地处理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将苏州市建设成为餐厨垃圾零废弃、生态环境友好的智慧城市和全国...
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称 “实验室”)于2016年12月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实验室主要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立足服务于京津冀地区,开展农田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治理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解决北京及周边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的技术瓶颈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方向:农田环境污染过程与机制;农田污染修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农田污染防控模...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和工程系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还拥有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现有教职员28人,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讲师1人;其中长江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在学科建设方面,环境科学和工程系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和理工学学科的优势,形成了以资源与环境污染的机理、过程、治理与修复等内...
深圳市环境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工程实验室依托于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于2017年10月获得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助。本工程实验室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一教授(国家“优青”)牵头建设,核心成员包括多位教育部特聘专家。本工程实验室聚焦当前环境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典型应用场景,探索环境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示范性应用,着力打造环境物联网技术研发的软硬件平台。在环境传感器集成、环境监测网络优...
深圳市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于2016年4月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资助建立。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行在依托单位的领导下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为刘崇炫教授,执行主任张作泰副教授,实验室拟配备26名科研人员,其中学术带头人3名。实验室人员主要为来自城市固废资源化技术与管理领域学术界和工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