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逻辑学 >>> 逻辑史 形式逻辑 哲理逻辑 语言逻辑 归纳逻辑 辩证逻辑 逻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逻辑学相关记录794条 . 查询时间(3.469 秒)
张纪昌,男,中共党员,山东临沂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在读博士生,副教授,兼任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主讲《自然辩证法概论》、《逻辑学》、《西方哲学史》、《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史、科技与社会、乡村振兴理论。
王建鲁,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黑龙江省逻辑学协会副会长。
陈波,1957年生,籍贯湖南常德。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哲学博士,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讲席教授(2021年9月—)。先前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9-2021)、二级教授(2012-2021)、博士生导师(1999-2021)。
周璇,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逻辑思想比较研究。
杜岫石教授原名杜秀实,岫石是她早年的笔名,1923年出生于长春的一个满族家庭,生长于伪满时期。她说:“我热爱祖国,但祖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对我又是非常的抽象和渺茫。”“我恨日本鬼子,还要和日本鬼子打交道,这使我非常苦恼。”她当时心中的偶像是巴金书中的觉慧。那时,巴金的书是禁书,她就把巴金的书撕成单页放在被子里带回家。十四五岁的时候,她常常写一些小文章,发表在《康德日报》《大同日报》的副刊上,表达对现...
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中论述了冷战之后美国国民特性所受到的种种挑战,力陈回归盎格鲁—新教文化的民族之根,否则将面临国家分化与衰落的危险。在笔者看来,这一忧思背后的现实关切是在面对不断涌入的外来移民时美国国民的身份认同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确立自己的国家认同?“他们”又是谁?“我们”与“他们”如何相处?本文聚焦于这些问题,探问问题背后的身份认同...
2021年6月5日至6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逻辑词汇的历史演进与哲学问题研究”开题暨“逻辑常项与意义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特邀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冯棉、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任晓明、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翟锦程、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宁莉娜、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伟力以及课题组成员代表出席会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朱承教授主持开题论证会。
为纪念二十世纪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出版一百周年而筹办的“维特根斯坦、逻辑与哲学”国际研讨会,受“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于2021年6月26日以在线形式举行,会议通过学术志平台直播和回放。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美国卫斯里安大学、罗马尼亚...
2021年7月3至4日,由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专业委员会、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的“新时代背景下逻辑教育和研究——2021年全国形式逻辑学术研讨会”在古城保定河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西大学、...
余军成,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逻辑哲学、逻辑史、批判性思维。
2021年6月24日20:00,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范杰副教授应中心邀请在线上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的主题是《关于四类信念的逻辑研究》(Logic of (In)sane and (Un)reliable Beliefs)。此次报告由中心郭美云教授主持,中心师生及线上旁听人员共二十余人参与。
2021年6月24日19:00,四川大学哲学系徐召清副教授应中心邀请在线上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的主题是《知识限度的逻辑分析》。此次报告由中心郭美云教授主持,中心师生及线上旁听人员共二十余人参与。
本报告提出四类信念(理智的信念、不理智的信念、可靠的信念、不可靠的信念)并对其进行逻辑研究。报告分为五部分:1.介绍这四类信念的由来;2.对比这些信念逻辑和文献中某些逻辑的相对表达力;3.证明这四类信念构成一个对当方阵,从而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有趣的联系;4.组合可靠信念的逻辑和不可靠信念的逻辑(类似地,理智信念的逻辑和不理智信念的逻辑),我们将证明尽管所得的双模态逻辑具有和标准模态逻辑同样的表达力...
知识限度中最有趣的现象是,有些真命题是不可知的。费奇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证表明:只要存在未知的真理,那就存在不可知的真理。这个论证常被称为“可知性悖论”,但分析表明,费奇的论证在经典的模态认知逻辑中是可以辩护的。给定断言的知识规范,不可知的真理可以用来解释摩尔悖论、知识的封闭原则的反例以及知道者悖论等不可说的问题。将不可知性推广到相对的不可知性,不仅可以说明怀疑论问题中的困难,还可以对独断论悖论给出...
对克里普克的模态论证及其相关环节做了详尽的批判性考察,得出如下结论:(1)关于严格性的直观测试行不通,其中存在一个不合法的跳跃:从“一个对象必定自我同一”这个形而上学论断跳到一个语言哲学命题“一个名称是一个对象的严格指示词”;(2)关于严格性的精确定义与引出严格指示词的语言直观相冲突;(3)反驳描述论的模态论证不成立:所谓的“严格指示词”可以归结为在模态语境中取宽辖域的非严格的名称;假设真有所谓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