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原虫学 PCR”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125 秒)
荧光定量PCR确诊1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
恶性疟原虫 镜检 荧光定量PCR 诊断
2014/9/25
采用镜检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青田县1例输入性疟疾患者血样进行检测。镜检结果显示,患者血样的薄、厚血片中均发现恶性疟原虫,但其原虫密度均较低,为240个/μl血;PCR结果显示,该血样恶性疟原虫特异性DNA片段阳性,确诊为恶性疟原虫感染。
PCR衍生技术在刚地弓形虫基因鉴定和分型中的应用
刚地弓形虫 PCR衍生技术 基因鉴定 基因分型
2012/4/24
不同基因型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的致病力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运用PCR衍生技术对不同弓形虫株进行基因鉴定和分型,可为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就PCR衍生技术在弓形虫基因鉴定及分型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荧光定量PCR检测异尖线虫类病原体
异尖线虫病 异尖线虫 ITS?鄄2序列 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2010/8/24
目的 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异尖线虫类病原体。 方法 于鱼类内脏中检获6种异尖线虫类幼虫:抹香鲸异尖线虫、简单异尖线虫、内弯对盲囊线虫、带鱼针蛔线虫、灰海鳗对盲囊线虫和台湾海峡鱼类中一优势种对盲囊线虫。提取各虫体DNA,PCR扩增ITS?鄄2序列,测序并进行数据库比对。依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引物,常规PCR检验引物特异性。将ITS?鄄2序列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经T克隆转入大肠埃希菌DH5α,提...
Association between Endothelial Selectin (E-Selectin) Gene Polymorphisms and E-Selectin Level with Visceral Leishmaniais, in an ARMS-PCR Based Study
Soluble E-selectin Gene Polymorphism Visceral Leishmaniasis Human ARMS-PCR Ser128Arg 554Leu/Phe
2009/12/18
Background: In the visceral leishmaniasis (VL), parasites reside in reticuluendothelial system, mainly in macrophages. Endothelial Selectin (E-selectin)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eukocyte-endot...
Detection of Leishmania major In Naturally Infected Sand Flies Using Semi Nested-PCR
Leishmania major Sand fly Leishmaniasis PCR Iran
2009/12/17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Leishmania infection in sand fly species from areas where leishmaniasis is endemic. This is important for prediction of the risk and expansion of the di...
PCR-ELISA检测疟原虫DNA的研究
PCR-ELISA 疟原虫 DNA检测
2009/4/7
目的:介绍一种诊断疟疾的新方法PCR-ELISA。方法:根据业已报道的疟原虫SSU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通用于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引物,其中一引物的5’端加以生物素标记。经PCR扩增后,携带有生物素的扩增产物与先期包被于ELISA板上的亲和素结合,再经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特异、荧光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分别杂交,底物显色等步骤,使PCR产物得以半定量地检出。结果:对于恶性疟原...
复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复式PCR 检测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2009/4/7
目的: 建立在同一次扩增中即可鉴别患者感染的疟原虫虫种的复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中度重复基因序列pBRK1-14 和间日疟原虫(P.v.)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COIII合成引物,采用经优化的PCR反应体系, 对疟原虫D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 P.f.与P.v.分别被扩增出206 和370 bp 大小的DNA片段,与人白细胞DNA 无交叉;用该反应体系至少可检测...
目的: 分析我国不同类型流行区内脏利什曼原虫 (L.d.) 分离株kDNA。方法: 应用利什曼原虫属特异引物13A, 13B及据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人分离株kDNA 微环特异片段序列设计合成的引物Ⅰ、引物Ⅱ, PCR扩增不同流行区利什曼原虫分离株kDNA, 获特定片段, 进行SSCP分析。结果: 用引物Ⅰ和引物ⅡPCR扩增内脏利什曼原虫分离株kDNA, 在同样试验条件下, 山丘地区和荒漠地区L.d....
目的 分析套式PCR(nest-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在恶性疟原虫地理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2)基因多态性研究中的分型效率及特异性。 方法 分别在海南省三亚市和云南省腾冲县等地通过静脉采血法采集疟疾患者血样98份,其中恶性疟88份,间日疟10份。另从上海地区的健康人群中抽取10份血样作为阴性对照。用nest-PCR和PCR-RFLP方法分别对疟原虫地理株...
PCR检测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研究
婴儿利什曼原虫 无症状感染 PCR
2009/2/26
目的 建立适合检测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PCR方法。 方法 选择6种常用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PCR引物(RV1-RV2、K13A-K13B、MC1-MC2、174-798、Pia3-Pia4和DBY-Ajs31),以培养的甘肃人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种植人抗凝全血抽提的DNA为模板,确定了这6种PCR引物检测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的最适条件,并比较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用两种敏感性和特异度均...
RT-PCR检测亚马孙利什曼原虫P-4和GP-46基因表达
亚马孙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 前鞭毛体 阶段特异性蛋白
2009/2/26
目的 证明亚马孙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的基因表达水平。 方法 用RNA分离试剂盒,分别提取3种不同来源的无鞭毛体(由小鼠模型皮损组织获得的无鞭毛体、由前鞭毛体培养转化而来的无鞭毛体, 以及来自J774.G8巨噬细胞株的无鞭毛体)的总RNA,以及前鞭毛体总RNA,然后用SuperScripⅡ逆转录聚合酶将其逆转录为cD-NA,再经PCR扩增无鞭毛体特异核酸酶(P-4)和前鞭毛体特异膜糖蛋白(G...
目的 建立简便、灵敏、低本底、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套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 方法 应用标签引物扩增技术、Primer Premier 5.0软件、美国生物信息中心(NCBI-BLAST)网络资源和矩阵试验法优化套式/多重PCR,检测疟疾患者滤纸血样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新建立的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检测模拟现场滤纸血样的敏感性为恶性疟原虫1~2个虫/μl血,...
多重PCR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相关分子标志的方法研究
恶性疟原虫 药物抗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多重PCR
2009/2/25
目的 建立恶性疟原虫5个主要抗药性相关基因的单管多重PCR扩增方法,用于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分子标志检测。 方法 依据各基因参考序列,运用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 6.0软件,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Hot Start Taq DNA聚合酶,设置递增延伸温度,对恶性疟原虫标准株(3D7、Dd2和HB3)、分离株(FCC1/HN、 CMH/YN)、现场标本(来源于海南、 云南...
自然感染诺氏疟原虫患者血片样本PCR鉴定
诺氏疟原虫 人体自然感染 SSU rRNA
2009/2/17
目的 对云南省1例诊断为“间日疟”患者血片中形态不典型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方法 分别抽提待鉴定血片和已知感染虫种的4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诺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血片疟原虫基因组DNA,再根据疟原虫小核糖体亚基(SSU rRNA)序列合成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以及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诺氏疟原虫种特异性引物,然后对包括待鉴定血片在内的疟原虫DNA分别进行PCR鉴定。 结...
Identification of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Agents by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Nested-PCR) in Shush City,Khuzestan Province,Iran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PCR Iran
2010/4/19
Background: Leishmaniasis is a common parasitic disease world wide. Leishmania tropica and L. major are two common cause of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in Ira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determination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