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抗病虫害育种相关记录1251条 . 查询时间(0.548 秒)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白粉病抗性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的发明人从森林草莓中克隆了FvMYB46基因,并通过稳定转基因技术证明降低FvMYB46基因表达能够提高草莓对白粉病的抗性,表明FvMYB46负调控草莓白粉病抗性,同时发现FvMYB46是通过负调控PALs基因的表达来增强草莓对白粉病的抗病性。
马罡,男,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3年7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农学硕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7月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
刘世名,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1999年7月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大豆孢囊线虫(SCN)抗性基因定位、克隆、功能鉴定及其抗性机制,大豆与大豆孢囊线虫相互作用,以及大豆突变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克隆了2个主要的大豆孢囊线虫抗性基因Rhg4 GmSHMT08和rhg1-a GmSNAP18,揭示了一种一碳代谢参与的植物抗病新机制,开发了多个大规模EMS (Ethyl methanesulf...
卢志红,任高级农艺师多年,践行科研与实践结合,真实掌握柑桔优新品种及无病毒苗木的相关适应性,能把握国内外业内动态和市场需求,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体种植业主解决育苗生产和果树生理及病虫害相关技术问题。工作数年来,共培育无病毒柑橘苗木数百万株,在负责苗木繁育推广的同时,接待相关来访的专家、学者、大中小学校学生和业界人士,包含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地来电、来访上万余人次。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联合国内科研单位,利用机器学习策略,成功开发出根据作物基因型精准预测抗病表型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工程》(Engineering)上。
本发明涉及分子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来自海岛棉海1与黄萎病抗性有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CER0086、NAU3405和NAU2026。本发明有助于克服现有育种技术对黄萎病抗性鉴定存在的不足,能提高黄萎病抗性的选择效率,加快抗黄萎病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病领域,具体涉及与抗黄萎病相关的类受体蛋白激酶GhPR5K及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试验表明GhPR5K的沉默降低了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GhPR5K与棉花的抗黄萎病性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棉花抗病育种的靶基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棉花黄萎病抗性QTL/主效基因位点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连锁的SSR标记,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都位于染色体C5上。利用本发明与棉花黄萎病抗性主效基因位点连锁的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育种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棉花黄萎病抗性QTL/主效基因位点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连锁的SSR标记,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都位于染色体C5上。利用本发明与棉花黄萎病抗性主效基因位点连锁的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育种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棉花黄萎病抗性QTL/主效基因位点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连锁的SSR标记,qDI-5-1、qDI-5-2、qDI-5-3、qDI-5-4、qDI-5-5都位于染色体C5上。利用本发明与棉花黄萎病抗性主效基因位点连锁的SS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育种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黄萎病相关蛋白GbVIP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蛋白GbVIP1来自抗黄萎病海岛棉品种海7124,属于bZIP转录因子家族的I亚家族,具有保守的bZIP结构域。本发明研究发现黄萎病菌侵染条件下GbVIP1基因上调表达,沉默GbVIP1基因降低了海岛棉对黄萎病菌的抵抗能力,所以GbVIP1蛋白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专家组在江西省安福县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自主选育的高产高油抗根肿病油菜新品种“中油909”进行田间评价,结果显示根肿病发病率仅为2%,比当地品种发病率低86%,理论亩产210.9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品种抗根肿病性强,兼抗菌核病,丰产性好,将有力促进根肿病区油菜产业的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小麦研究团队与南京农业大学李刚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以“Silence of five F. graminearum genes in wheat host confers resistance to Fusarium head blight”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
自孟德尔利用豌豆开展遗传杂交实验以来,豌豆就是最早研究复叶发育的模式植物。科学家在豌豆中已鉴定到多个经典的叶突变体,包括Unifoliata(uni)、afila(af)、tendril-less(tl)、cocholeata(coch)、stipule reduced(st)。豌豆的叶型主要包括普通叶型、无须叶型、全卷须型、碎叶型四种。20世纪70年代,豌豆育种家引入af突变开发了“半无叶”豌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扬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在中国工程院主刊 Engineering (专业顶刊)上以绿色植物保护创新(Green Plant Protection Innovation)为方向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for Accurate Prediction of Plant Disease Re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