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学 >>> 大气环境学 水体环境学 土壤环境学 区域环境学 环境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学 铅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221 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一种利用耐寒冬油菜品种冬季修复镉铅污染农田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利:一种铅锌冶炼场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应用
为定量评估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平衡,以浙江省衢州市某典型镉(Cd)、铅(Pb)中、轻度复合污染农田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输入源(大气沉降、灌溉、肥料和农药)的Cd、Pb输入通量以及输出通量(水稻秸秆与籽粒移出)开展了长期监测与定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沉降通量无显著季节变化,由大气沉降导致的Cd、Pb年均输入量分别为3.18和54.46 g·hm-2,输入量占比分别达到34.98%和34.9...
以镉铅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与柠檬酸混合连续淋洗对土壤中Cd和Pb的淋洗效果及其淋洗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DTA/DTPA与柠檬酸混合淋洗可高效淋出污染农田土壤中Cd和Pb。1 g/L EDTA+4 g/L柠檬酸一级混合淋洗对Cd、Pb的淋洗率分别为57.3%和60.7%,连续3级淋洗后达63.5%和70.3%。1 g/L DTPA...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清洁能源技术与炭材料研究组(汪印团队),以净水活性炭为载体,纳米零价铁为活性中心,首次合成极低纳米零价铁负载量、具备高效安全转化水中铅离子功能的净水炭。该研究以安全高效转化水中铅离子为目标,通过调控负载的纳米零价铁的尺寸、形状、分散性以及表面组成等特性,显示出5min内完全转化水中铅离子,转化能力相对原净水炭提升8.2倍的优异效果。铅离子与负载纳米零价铁净水炭的相互...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接种耐铅镉真菌(产黄头孢霉Cephalosporium chrysogenum和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对灭菌和未灭菌铅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长及铅镉赋存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两种耐重金属真菌可以降低或显著降低土壤中交换态铅镉、碳酸盐结合态铅镉和铁锰结合态铅镉,且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结合态铅镉,因此降低了土壤中铅镉的活性;在灭菌和未灭菌铅镉污染土壤上接种两...
本文通过测定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 BC5)、甘瓶霉(Phialophora mustea BC42)、菊异茎点霉(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 B100)和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B142)4种具有耐铅特性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非活性菌丝的铅吸附...
依据典型行业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采用"自下而上"排放因子法构建了2000-2010年我国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冶炼、建筑材料生产和铅酸电池生产等工业生产过程大气铅(Pb)排放清单.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过程大气Pb排放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2.5%,2010年排放量高达14920.47t;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为大气Pb的主要来源,比重高达66.7%,其中,铅冶炼过程对整个工业过程的Pb排放贡献达到...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厦门市旱地2个垂直剖面土壤中2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了剖面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环境风险及污染来源.综合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Cd为厦门市旱地土壤的主要污染因子;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为50~60 cm深度.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源,其中主要污染因子Cd来自于农业...
用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已有广泛研究.本文采用水稻秸秆在500℃下制成的生物炭,施入Pb、Cd复合污染的土壤中培养30 d,探讨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以期为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后,黄棕壤的pH升高,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及可氧化态Pb含量降低,残渣态Pb含量极显著增加,土壤Pb活性降低;与未加生物炭处理相比,添加生物炭后高浓度Cd污染土壤中弱酸提取态Cd含量极显...
探讨了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枯草和磷矿粉对受铅冶炼污染的石灰性土壤(全Pb、Cd、Zn含量分别为2337、21.4、486 mg·kg-1,DTPA提取态Pb、Cd、Zn含量分别为1035、14.5、68.7 mg·kg-1)中重金属的稳定效果及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其中,污泥和枯草均按200 g·kg-1(干重)的用量施用,磷矿粉按n(P):n(Pb) =2:1比例施用,培养80 d.研究结果表明,单...
为了探讨利用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修复北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在河南省某铅冶炼形成的污染农田(全镉、铅和锌含 量分别为 2.65、261 和 130 mg·kg -1 )上种植种子苗或扦插苗伴矿景天,并设对照(CK)、单独尿素(U)、尿素和单质硫(U+S)、尿素与鸡粪(U+ CM)配合处理,生长 7 个月后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种子苗产量比扦插苗高 45....
寻找合适的材料来修复晋陕蒙地区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导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该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砒砂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是可以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潜在材料.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来研究土壤中添加砒砂岩对铅形态分布、毒性溶出量(TCLP)的影响及其对土壤孔隙度、pH、田间持水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砒砂岩可显著降低土壤弱酸提取态铅含量,增加可还原态与残渣态铅含量;随土壤中砒砂岩添加...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外源添加过磷酸钙(SSP)、磷酸二铵(DAP)对于铅胁迫下水稻的生长、铅吸收和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胁迫下,水稻根、茎叶、籽粒的生物量随着两种磷肥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以施加DAP的水稻茎和叶生物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3.77%和44.17%.水稻体内铅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壁中,并随铅浓度的增加,两种磷肥提高了细胞壁对铅的固定能力,有效抑制了水稻对Pb的吸收,Pb在水稻体内的分布表...
以浙江温岭市人群(孕妇、儿童)为研究对象,借鉴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由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开发的综合暴露吸收生物动力学模型(IEUBK)及成人血铅模型(ALM),采用实验室检测、问卷调查、文献查询等多种方式优化模型参数,推导出该区域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铅基准值分别为180 mg·kg-1(IEUBK)、555.6 mg·kg-1(ALM),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不同场地铅土壤环境基准值.同时,对2种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