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精密仪器制造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精密仪器制造 芯片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089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勇研究员、朱灵研究员团队研发的“数字PCR生物芯片阅读仪”正式获得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皖械注准20222220135),产品型号:DCScanner-100。这是安徽省首款获批上市的数字PCR产品,填补了安徽省数字PCR自主产品的空白。该仪器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为下一步临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是整个激光加工产业链的基石与源头,是实现激光系统体积小型化、重量轻质化和功率稳定输出的前提和保证,可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医疗美容、航空航天、安全防护等领域。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高功率、高效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国内实用化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单管大于5W、单巴条大于40W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激光技术产业的发展。
本文讨论了纯相位硅基液晶器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device,LCOS)的芯片级封装技术.包括具体基础工艺介绍、关键工艺分析及封装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等.其中详细介绍了工艺步骤中的玻璃基板和硅基板的光学预先检测、基板清洗、取向层处理、胶水涂覆、组装封装及灌注液晶工艺.同时在密封胶水涂覆、灌注液晶及如何控制器件厚度的原则问题上做出了重点阐述,最后定义了优质封装质量的纯...
针对目前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电压比较高的问题,本文对比传统的驱动电极结构,研制了一种可以降低驱动电压的半月形驱动电极数字微流控芯片。首先,基于介电湿润原理,分析微液滴所受介电湿润力和微液滴接触圆上有效三相接触线所对应弦长的关系。接着,对比分析了传统的方形、叉齿形驱动电极与提出的半月形驱动电极上液滴有效三相接触线所形成的弦长大小;分析得出3种驱动电极结构中半月形驱动电极所形成的有效弦长最大,从而表明半...
一种用于兰绿光10.6um红外传感元件陶质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热致发光的红外敏感的陶质芯片。主要用于将CO_2激光在10.6um的红外光转换成兰绿色可见光。它是由多元化物在惰性气氛下温度为1000-1250℃烧0.5-2小时而制成的陶质芯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