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分子生物学 系统”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1.331 秒)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伞形目天胡荽属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
系统发育 分子生物学 基因
2024/11/28
天胡荽属(Hydrocotyle)在全球约170余种,全球广泛分布,中国为该属三大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天胡荽属是研究伞形目进化的关键类群。该属在早期依据部分形态学证据被划分在伞形科中,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被转入五加科。形态学与分子研究结果的不符导致天胡荽属的系统位置仍存在争议。为明晰天胡荽属在伞形目中的分类地位,厘清属下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本研究解析了6个天胡荽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并综合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在唇形科假糙苏族系统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系统发育 演化 分子
2024/7/23
唇形科是被子植物第六大科,中国是该科的七个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据最新研究(Zhao et al.,2021. BMC Biology),唇形科被划分为12个亚科22个族,其中假糙苏族Paraphlomideae Bendiksby隶属于野芝麻亚科,仅含3属,即假糙苏属Paraphlomis Prain(38种7变种1亚种)、小野芝麻属Matsumurella Makino(...

2024年1月23日,国际生化与分子生物学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investigation of the dmrt gene family sheds new insight into the regulation of sex differentiation in Sp...

杂交与渐渗在野生植物中广泛存在,并对物种形成与适应性进化产生重要影响,一直以来都是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然而,物种之间的频繁杂交与渐渗使得重建物种系统发育关系非常困难。遗传重组是产生变异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重组率变异如何影响系统发育关系和杂交渐渗尚不清楚。野生二倍体草莓是重要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地区,中国是其多样性分布中心与起源中心之...

杂交与渐渗在野生植物中广泛存在,并对物种形成与适应性进化产生重要影响,一直以来都是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然而,物种之间的频繁杂交与渐渗使得重建物种系统发育关系非常困难。遗传重组是产生变异的主要驱动力量之一,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重组率变异如何影响系统发育关系和杂交渐渗尚不清楚。野生二倍体草莓是重要的作物野生近缘种,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地区,中国是其多样性分布中心与起源中心之...

Cell | 上海药物所合作阐述阿片受体家族与内啡肽系统的分子作用机制(图)
阿片受体 内啡肽系统 分子
2023/2/14
内源阿片系统由四个阿片受体成员以及一系列阿片肽组成,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调控镇痛、欣快、奖赏、认知、应激等信号通路,是临床用于治疗疼痛、焦虑等疾病的重要靶标。

人们期望在晚年有着健康的身体,高质量的生活,暨健康衰老。机体生理功能退化和患老龄相关疾病风险增高对健康衰老是重大挑战。人到中年,身体各组织器官开始走下坡路,衰老进程已经启动,暨可以体会到的“中年危机”。近年来多项研究揭示,表观遗传修饰、基因转录谱以及蛋白质表达谱等在中年时期发生转折性的改变,诱发“中年健康危机”。“上医治未病”,如果能在衰老早期(即中年时期)进行实时监测,在机体功能衰退而“未病”的...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榕树-榕小蜂互利共生系统中伴生微生物研究初探(图)
榕小蜂 共生系统 伴生微生物 分子进化
2023/5/14
伴生微生物在寄主的营养资源、健康、发育和繁殖等各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伴生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寄主的影响,伴生微生物作为无处不在的有机体,它们不仅参与寄主的行为和生理过程,同时也可能参与了寄主与其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伴生微生物在复杂生态系统中对多个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榕树-榕小蜂作为协同进化的成功范例之一,长期以来在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研究人员已从...

重建快速分化类群的演化历史一直都是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之一。2022年来的研究发现,解决这类挑战不仅需要分析基因组级别的数据,还需要同时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如编码数据和非编码数据。目标序列捕获技术是收集上述数据的有效策略。目前大多数的序列捕获方法均是使用定制的探针集,这需要研究人员根据目标类群的基因组序列设计探针,随后由公司合成这些探针。然而,定制合成一套探针集的整个过程既耗时(至少6...
科学家揭示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解聚系统的内源性新机制
生物分子缩合物 蛋白质聚集体
2022/6/15
热休克反应可触发蛋白质聚集体的形成,并诱导由分子伴侣组成的解聚系统。最近研究揭示的几个明显的热诱导聚集的例子,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蛋白错误折叠的结果,其实反映了进化的、适应性的生物分子缩合。近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的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Cell》发表了题为“Chaperones directly and efficiently disperse stress-triggered biomol...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网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在医学一区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研究论文系统报道高活性降尿酸栀子苷衍生物及其相关分子机制
农产品加工 高活性降尿酸 栀子苷衍生物 分子机制
2022/3/26
2022年4月24日,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创新团队在Top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中科院医学一区,IF=6.514)上发表题为“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geniposide derivatives as inhibitors of hyperuricemia...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沈立荣教授编著的《转基因的真相与误区》一书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图)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沈立荣 转基因的真相与误区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转基因 生物育种
20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