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物理化学 NH2”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062 秒)
采用DFT B3LYP和QCISD方法研究了不饱和类锗烯H2C=GeLiCl与RH(R=F, OH, NH2)的插入反应. 在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的驻点构型. 结果表明, H2C=GeLiCl与HF、H2O 或NH3发生插入反应的机理相同. QCISD/6-311++G(d,p)//B3LYP/6-311+G(d,p)计算的三个反应的势垒分别为173.53、...
NH2自由基与O3反应机理的从头计算
臭氧 过渡态 NH2自由基 从头计算方法
2009/12/8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的UMP2(full)方法研究了NH2自由基与臭氧的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做了频率分析.结果表明, NH2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有两条反应通道,其中一条反应活化能很小,反应极易发生.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 并结合导体极化连续模型(CPCM)研究了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Keppler型”钌配合物trans-[RuIIICl4(2-NH2-5-Me-STz)2](1)的水解反应过程. 首先, 在UB3LYP/(LanL2DZ+6-31G(d))理论水平上对水解反应中各平衡构型在气相条件下的有关结构进行全几何优化及振动频率分析; 然后, 在更高的基组水平LanL2DZ(...
AMS-8-NH2的合成及其对ODN的负载释放
介孔材料AMS-8-NH2 寡核苷酸 吸附 释放
2010/4/19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肉豆蔻酰基谷氨酸钠(C14GluA-Na)为模板剂, 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为辅助结构导向剂, 合成了介孔材料AMS-8-NH2, 并结合XRD分析、N2吸附/脱附技术及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NMR)等技术手段对纳米孔洞材料AMS-8-NH2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AMS-8-NH2是高度有序的纳米孔洞材料, 其孔径和比表面积分别为3.2 nm和706 m...
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在NH2-SBA-15合成中的应用
微量吸附量热 NH2-SBA-15 二氧化碳 碱性中心
2008/6/11
采用共价接枝法, 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氨源, 制备了一系列的NH2-SBA-15催化剂, 通过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定量地分析了该催化剂表面碱性中心的强度、数量和分布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 SBA-15在 550 ℃焙烧6 h, 氨基硅源与SBA-15质量比为1.5, 是合成NH2-SBA-15催化剂最适宜的条件. 运用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实现了对NH2-SBA-15催化剂合成条件的优化.
H+HNCO→NH2+CO的反应机理及动态学计算
胺 反应机理 一氧化碳 氢 从头计算法 反应速度常数 异氰酸 过渡态 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2007/12/19
摘要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HNCO→NH2+CO的反应机理: 首先经过H2NCO中间体,并为反应的控制步骤。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控制步骤的反应途径, 沿反应途径的动态学性质和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 反应存在返回效应和隧道效应, 反应途径的曲率对隧道效应影响较大, 用变分过渡态方法和小曲率近似方法分别进行校正是有效的。
采用B3LYP和CCSD(T)方法对R-C≡P(R=-BH2, -CH3,-NH2, -OH)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含C≡P三键的异构体BH2-C≡P和CH3-C≡P在各自的体系中分别是热力学最稳定的结构.而在HO-C≡P和NH2-C≡P体系中,热力学最稳定的结构却是H-P=C=O和含C≡N三键的N≡C-PH2.动力学理论研究表明,没有相关实验研究的R-C≡P(R=-BH2, NH2)体系...
在束气和束束实验条件下,详细研究了NH2(A1,090,423)自由基分别与Ar,N2,O2和NH3碰撞引起的电子态猝灭和转动态态传能,获得了总的猝灭截面σQ (分别为≤0.17、0.26、0.30和0.48 nm2),以及相对转动态态传能截面.利用碰撞络合物模型计算的电子猝灭截面与实验测得的截面具有基本相同的趋势,表明长程吸引势在猝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发现,转动态态传能中相对...
单次碰撞条件下NH2(A2A1,(0,9,0))转动非弹性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