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理论语言学 效应”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453 秒)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揭示视觉想象社会线索诱发自动化注意定向效应(图)
社会 自动化 语言
2024/11/28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处不在。无论是与朋友交谈时的眼神交流,还是在人群中察觉到的微妙身体语言,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社会线索其实都在无声地引导着人们的注意力。作为社会性生物,人类天生擅长捕捉这些细微的信号,这种能力被称为社会性注意(social attention)。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洞察他人的内心状态和周围环境中的重要事件,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互动和生存发展。
汉语焦点干涉效应的句法分析
焦点干涉效应 焦点敏感助词 焦点关联 一致操作
2015/4/14
本文在生成语法学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语特指疑问句中出现的焦点干涉效应,提出焦点干涉效应分为两类:一类涉及名词性疑问代词和问方式的“怎么(样)”以及问目的的“为(了)什么”;另一类涉及问原因的“怎么”和“为什么”。前一类出现焦点干涉效应是由于“一致最近条件”使疑问标句词的不可解释的疑问特征无法被核查和删除;后一类出现的原因是问原因的“为什么”和“怎么”在句法结构上不能低于焦点敏感助词。
基于语段理论和边界的辖域经济与重组效应
辖域经济 重组效应
2016/5/5
基于MP语段句法理论和语段边界以及语义接口条件辖域经济,文章对语段边界的量词提升和对解释规则可见的重组效应进行统一研究。文章结合语段边界特征论证了辖域关系的获取要受到辖域经济条件的制约,分析了扩展辖域经济的语段应用域/评估域,旨在把重组效应和量词提升统一为辖域经济下的语段边界效应,进而凸现C-I接口辖域语义解释和接口条件以及语段边界特征在MP推导和运算中的优先性和显著性。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之一,当代中国更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城市化浪潮的主力军。城市化是一个有着人口统计、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维度的进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方言和乡村方言这一对立体的交融和竞争更加凸显了,它们的关系呈现出了转向城市方言、转向乡村方言、二者势均力敌以及互相妥协产生新的变体等多样性。村民身份向市民身份转化的过程,也是人们的身份认同重新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
通过简要回顾格标效应的工作原理,可以重新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语法功能项在静态逻辑和延伸变异条件下的纽配关系。继续观察表明英汉语言功能项的赋格允准和题元释放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实际上是研究者定义模糊和研究方法不当所致。因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待两种语言的各种搭配现象,单向强化汉语中不符合静态逻辑的非典型组合关系,格标效应无法解释英语中众多不按动核指派的题元释放的通例。因此英汉题元实现只有参数上的差异...
汉语口语词汇产生中独立的正字法促进效应和语音促进效应
汉语 口语词汇 正字法
2009/8/13
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语言模因 模因的复制与传播 修辞 修辞效应
2009/4/29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模因论可以用于解释许多语言现象,可以启发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探讨语言的起源,更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本文主要讨论语言模因与修辞的关系。语言模因在语言的使用中会产生明显的修辞效应,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因复制和传播过程的重复与类推规律,然后讨论了语言模因的修辞效应问题。作者谈到,语言模因流传过程产生的修辞效应熟好熟坏的关键是语言模因本身。修辞学者要研究的是模因流传与修辞...
方言的卖点效应还有多大?
方言 卖点效应
2009/3/2
2004年10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了《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和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必须牢记广播电视所承担的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切实做好广播影视译制境外节目的播出工作。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播出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正在播出的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必须立即停播,妥善处理。
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语言模因 模因的复制与传播 修辞 修辞效应
2012/5/11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模因论可以用于解释许多语言现象,可以启发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探讨语言的起源,更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本文主要讨论语言模因与修辞的关系。语言模因在语言的使用中会产生明显的修辞效应。本文首先介绍模因复制和传播过程的重复与类推规律,然后讨论语言模因的修辞效应问题。作者谈到,语言模因流传过程产生的修辞效应孰好孰坏的关键是语言模因本身。修辞学者要研究的是模因流传与修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