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学 效应”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0.406 秒)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揭示视觉想象社会线索诱发自动化注意定向效应(图)
社会 自动化 语言
2024/11/28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处不在。无论是与朋友交谈时的眼神交流,还是在人群中察觉到的微妙身体语言,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社会线索其实都在无声地引导着人们的注意力。作为社会性生物,人类天生擅长捕捉这些细微的信号,这种能力被称为社会性注意(social attention)。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洞察他人的内心状态和周围环境中的重要事件,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互动和生存发展。
赵云泽等:大众情绪传播的“框架效应”研究
大众 情绪传播 框架效应
2024/1/2
语调中“最要紧的变化是音程跟随时间的放大和缩小”,赵元任先生将其生动概括为“橡皮带”式的四种调节模式:(a)↑音高水平整个提高;(b)↓音高水平整个降低;(c)↕音高范围扩大;(d) 音高范围缩小(赵元任,1933)。但是,当音程改变时,字调的音高是否也会发生等比的改变,仿佛橡皮带上的图形会随着橡皮带的伸展而放大,赵元任先生并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在语调的影响下,声调如何变化...
媒体造星冲动对经理人超额薪酬具有治理效应吗
媒体监督 造星冲动 超额薪酬 治理效应
2018/7/12
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机制,通常被认为能发挥有效的公司治理作用。但其在监督经理人薪酬问题上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媒体固有的哗众取宠的造星冲动从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助长了超额薪酬问题。以2005 ~ 2013年所有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显示:首先,造星冲动客观上提高经理人知名度和声誉,并有助于经理人获取超出业绩表现的额外薪酬。其次,媒体为满足公众娱乐需求的造星冲动削弱了媒体报道通过触发声誉机制进...
汉语焦点干涉效应的句法分析
焦点干涉效应 焦点敏感助词 焦点关联 一致操作
2015/4/14
本文在生成语法学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语特指疑问句中出现的焦点干涉效应,提出焦点干涉效应分为两类:一类涉及名词性疑问代词和问方式的“怎么(样)”以及问目的的“为(了)什么”;另一类涉及问原因的“怎么”和“为什么”。前一类出现焦点干涉效应是由于“一致最近条件”使疑问标句词的不可解释的疑问特征无法被核查和删除;后一类出现的原因是问原因的“为什么”和“怎么”在句法结构上不能低于焦点敏感助词。
汉语词类的“名动包含”说和“新动单名双”说对现代汉语的词类面貌有很强的解释力。现代汉语有一大批双音节的动词通过语义的“转指”形成了同形的双音节名词,其中有一些还发生了内部结构的“重新分析”。本文分别描写和讨论了这些现象,认为这都是现代汉语共时系统里“名动包含”和“动单名双”这两个基本事实导致的语法效应,尤其是一些原来为“状中”结构的动词变成“定中”结构的名词,难以用语法关系来解释,双音词名词性的吸...
基于语段理论和边界的辖域经济与重组效应
辖域经济 重组效应
2016/5/5
基于MP语段句法理论和语段边界以及语义接口条件辖域经济,文章对语段边界的量词提升和对解释规则可见的重组效应进行统一研究。文章结合语段边界特征论证了辖域关系的获取要受到辖域经济条件的制约,分析了扩展辖域经济的语段应用域/评估域,旨在把重组效应和量词提升统一为辖域经济下的语段边界效应,进而凸现C-I接口辖域语义解释和接口条件以及语段边界特征在MP推导和运算中的优先性和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