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先秦哲学 秦汉哲学 魏晋南北朝哲学 隋唐五代哲学 宋元明清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 冯友兰哲学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哲学史 知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23 秒)
2023年4月19日上午,历史理论研究所在执中楼知幾厅举办知幾学术讲座第九期,题目是“亚里士多德的‘ousia’与韩非的‘理’”。本次讲座由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蒋重跃教授主讲。历史理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理论系的同学们参加了本次会议。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左玉河研究员出席指导。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主任董欣洁研究员主持会议。
程智(1602—1651)是明清之际重要的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由于各种原因,其著述传世极少,几近匿迹,鲜为人知。经过多方努力,我们从国内外搜集到程智著述近20种,约为其平生著述的一半,结集为《程智集》,于2019年影印出版,从而为明清哲学和宗教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份全新而重要的文本资源。程智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他哲思精深,会通儒释道三教,以大易为本,创“易教门”,在当时的江浙皖很有影响,黄宗羲视之为“教...
         关联       2015/5/25
“知”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非常重要。在这里,首先明确了什么是“客观世界”、什么是“事物”,它们不过是人们头脑中的“像”。人们头脑中的“像”可分为三类。什么是“知”?要判断“知”,就是要判断人们头脑中“像”的真假。我们要去“知”?就是如何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真的“像”。对于这个世界,人们认识到它是什么样,人们就认为它是什么样。
知行关系八种状态         知识  实践  本体       2014/3/18
自《春秋•左传》提出“知易行难”的命题,至毛泽东提出实践与认识直接挂钩的模型,其间历经了知行关系诸多理论争论。这些争论实质上体现了知本体、行本体和意识本体的不同倾向。然而,知与行都不能互为本体。以意识本体论为出发点,关于知行关系诸多观点之间并不相互排斥,它们都是知识形成与运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环节的认知状态。
孔子的知、情合一说      孔子  知、情合一说        2009/2/10
在孔子看来,知、仁、勇所谓“三达德”都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将三者统一起来。从心理机构或机能上说,仁属于情(即情感),知属于智(即智性),勇近于意(即意志)。这虽是我们所作的“分析”,但大体上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最重视的是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孔子也很重视知,认为知是实现仁德的重要条件,因此又以仁德为其知的前提,他有时将“仁者”与“知者”作为两种类型的人格来讨论,比如说“仁者安仁...
《庄子》 外篇 知北游     庄子  外篇  知北游       2009/1/8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囗(上“分”下“廾”音fen2)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
看《宋史》,读到有关杭州洞霄宫的文字,有趣。您依然在那“隐居”吗?近来可好?近几个月陆陆续续读了点日本近世古学家的著作及《胡适文存》四册等的作品,茅塞又大开(北大出版社版《胡适文集》卷五有《人权论集》)。
首先表达一个歉意:今天是周末,占用大家宝贵的周末时间,很不好意思。同时,我也要对古籍所、舒老师[①]表示感谢,给我提供这个机会,向在座诸位汇报一下我的一些想法。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大家都知道了吧?那么,我为什么会选这个题目呢?那天古籍所跟我联系的时候,我想了一下,这个题目比较恰当。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个追求“大智”、“大知”的传统,什么是“大智”、“大知”呢?从眼前与长远的角度说,能够看到长远的就是“大智”,立足于长远建立起来的知识系统就是“大知”;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说,能够看到整体的就是“大智”,立足于整体建立起来的知识系统就是“大知”;从自我与他人的角度说,能够看到他人的就是“大智”,立足于他人建立起来的知识系统就是“大知”;从人类与宇宙的角度说,能够看到宇宙的就是“...
学术界长期以来将知行问题作为判分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主要论据之一,即朱子主张先知而后行,而阳明则倡导知行合一。然而,我们通过对朱子与湖湘学者的学术交往,及由此看待他稍后在与象山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发现朱子并非如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即朱子为了批评湖湘学者的先察识而后涵养(先知而后行)的工夫,而着力阐发了主敬而致知(先行而后知)的学说。这样一种倾向构成了朱子以后整个学术的背景,就是说,朱子在后来...
致知格物之功          2008/1/15
独知无有不良,不睹不闻,良知之体,显微体用通一无二者也。戒慎恐惧、致知格物之功,视于无形,听于无声,日用伦物之感应而致其明察者,此也。知体本空,着体即为沉空;知本无知,离体即为依识。------录自《龙溪王先生全集》卷六《致知议略》 王龙溪在此提到了一种独特的功夫:致知格物之功。现在有许多人都极为崇拜功夫,如气功、武功。然而现代人却并不知道自身所崇拜的气功、武功只不过是古人的小玩意,都只不...
独知、戒慎恐惧、致知格物          2008/1/15
独知无有不良,不睹不闻,良知之体,显微体用通一无二者也。戒慎恐惧、致知格物之功,视于无形,听于无声,日用伦物之感应而致其明察者,此也。知体本空,着体即为沉空;知本无知,离体即为依识。------录自《龙溪王先生全集》卷六《致知议略》 为了深入说明“一”的来龙去脉和重要意义,王龙溪首先提到了独知、戒慎恐惧、致知格物这些儒家最基本的概念。 “独知”的“独”为独一无二的意思,其实指的就是“一...
王道的重建:格物致知新说          2008/1/7
颜元《习斋馀录·言行录》称:“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于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 或许受明魏校《大学指归》启发, 钱穆先生的《大学格物新解》引入同属《礼记》之《乐记》及其所蕴含的思维、意义相与发明,并将格物之“物”亦纳入致思范畴以求究格物致知的底蕴,大大拓展了学人的索解思路。 身为文字学家的裘锡圭先生即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
乾知大始          2008/1/7
《易》曰「干知大始」,干知即良知,乃混沌初开第一窍,为万物之始,不与万物作对,故谓之独。以其自知,故谓之独知。干知者,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七德不备,不可以语良知,中和位育皆从此出,统天之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者也。------录自《龙溪王先生全集》卷六《致知议略》 王龙溪认为,干知即良知,是一种关于“大始”的“知”。何为“大始”?王龙溪立即作了明确的定义:“大始”为“混沌初开第一窍,为万物...
知止而后有定          2007/12/20
知止而后有定出自《大学》。《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朱子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知止,就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定,就是树立坚定的志向。知至善的目标,立坚定的志向,就可以心不妄动,所处而安,不为外界影响所动了。孟子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问题。他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