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系统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能源系统工程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0.62 秒)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专利:基于化石燃料化学能适度转化的多功能能源系统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以稀有气体为工质的压缩气体分布式能源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等方面,明确了能源在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坐标方位和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是我们做好能源工作、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遵循。
着力破解绿氢输送难题     绿氢  输送  氢能运输网络       2023/5/24
氢能运输网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根据市场需求特点,合理匹配各类储运方式,逐步提高氢气储存和运输能力,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0级本科生李泽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ergy》(SCI检索 中科院一区 影响因子8.857)发表学术论文,论文题目为《A novel Weighted Average Weakening Buffer Operator based Fractional order accumulation Seasonal Groupi...
2023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组织召开“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结题评审会。项目委托方广东省能源局节能处处长卢树明、主任科员蒋帮镇参加了会议。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技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节能中心、广东省石化协会等专家参加了评审。项目承担单位广州能源所科技处副处长夏建军致欢迎辞,能源战略与...
2023年3月20日,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简称“南网科研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组织召开“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南方区域负荷发展研究”项目验收评审会。来自国家生态环境部气候战略中心、山东大学、广东省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广东省节能中心、广东省清洁生产协会的5位专家及南网科研院相关人员参加了评审会。项目承担单位广州能源所赵黛青研究员、蔡国田研究员、成贝贝高级工程师等参加会议。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可在150℃低温条件下运行的钠-铅铋合金(Na||PbBi)液态金属电池原理样机,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开发取得阶段性进展。这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新能源领域的有益探索,为低温液态金属电池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核储一体化”的新时代能源发展方向提供了技术储备和支撑。
2022年11月26-27日,第四届国际等离子体和能源转化前沿论坛以线上和线下(深圳)形式成功举办。
在海水中提取铀元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沉淀、溶剂萃取及蒸发法,吸附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易操作、二次污染风险低等优点,但海水铀浓度极低(仅约3 ppb),且背景盐浓度高、竞争离子众多,目前海水提铀吸附剂存在吸附容量小、吸附速度快、制备成本偏高等问题。绿色低成本的高效、高选择性吸附剂仍是制约海水提取金属技术发展的关键。
杨俭,1962年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学科。现从事研究领域和方向为:轨道车辆机械动力学、列车运行的环境能源控制与利用科学问题,轨道车辆弓网关系,高速列车气动噪声主动降噪问题。在国内外...
2022年7月26日,集团公司到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节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闽出席并见证签约;中国节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大军,集团公司总会计师齐占峰代表双方签约;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张长缨、相关部室及子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
近日,研究所衡水基地完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实验机组压缩机-锅炉联合调试,锅炉系统达到设计指标。
近年来,利用蒸发驱动水流经过功能化纳米通道,在固-液界面相互作用下,将环境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水伏效应是新兴的绿色环境能源捕获技术。由于蒸发的自发性和地理环境约束小等特性,水伏发电机可以实现长时间、持续的产能,在用于自驱动传感、可穿戴电子器件能源供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水伏发电器件研究多聚焦于通过纳米结构设计或表面功能化处理来提升产电性能,而环境中缓慢的水分子蒸发速度(驱动力小)是限制水伏...
2022年5月5日,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我国能源化工‘生命线’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状况与对策”项目启动会通过视频形式召开。项目负责人涂善东院士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王一德、曹湘洪、王海舟、陈学东、郑津洋、张来斌等8位院士,中国工程院机关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共4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