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一次能源 >>> 石油、天然气能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石油、天然气能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1.377 秒)
《石油学报》投稿建议。
《石油学报》投稿须知。
天然气水合物是清洁、高效、储量巨大的未来最具潜力资源之一,而储层的渗透率是影响水合物资源开采时产气效率的重要参数。目前,国内外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渗透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从数值模拟、储层现场探井、实验研究等方面全面回溯,分析总结了孔隙度、饱和度、应力应变情况等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讨论目前储层渗透率研究存在人工合成水合物沉积物与自然储层存在差异,不同多孔介质形成的水合物沉积物应力敏...
吴能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专业方向,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制和资源评价;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海洋区域构造和动力学;海洋地质与环境。 曾负责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项目20多项。2000-2004年国家973计划“中国边缘海张裂边缘演化机制”专题;2001-2005年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2003-2004年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李小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天然气水合物基础,开采技术及环境影响和相关的控制技术;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基于水合物结晶的新型技术;油气工业中的气体水合物;能源与化工热力学;油气及分散体系界面现象等。共承担了国内外主要研究项目二十多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有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1项,...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  石油  天然气  钻井工程       2007/12/20
《石油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石油学报》自1980年创刊以来,重点报道了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科学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区域勘探、资源评价、油气藏工程、油气田开发工艺、油气田开发实例、钻井工程、油气集输、石油机械等专业领域的科研和生产成果。
May 2, 2007,WASHINGTON, DC –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Office of Fossil Energy has rejected all offers received from the second solicitation issued this spring that sought to purchase up to four...
李鹤林,1937年7月5日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长期从事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主持研制10余种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提出了“石油管工程”的研究范围及对象,20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19项(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5种,发表论文110篇。
阿尔及利亚国营碳化氢公司与意大利5家能源公司2006年11月15日在这里签署天然气出口合作协议。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和来访的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出席了签字仪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现设有“石油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与博士后流动站,并具有工程硕士授予点;在一级学科下设有5个博士点,其中3个为国家重点学科;有7个硕士点;有3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正式在编教职工92人。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专利31项。
2006年8月24日,DMTO(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业试验项目技术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在日处理甲醇50吨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实现了甲醇转化率近10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的结果。
科技日报2006年7月20日报道,苏格兰工商委员会能源部部长布赖恩·尼克松和苏格兰国际发展局贸易投资部能源与工程项目总负责人汤姆·拉姆今天到访北京,展开他们在中国为期一周的能源考察访问活动,旨在通过和中国能源机构和企业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将苏格兰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可再生能源运用方面的技术优势推介并引入中国能源市场。
科技日报2006年7月16日报道,面对“后石油时期”的来临和居高不下的国际原油价格,美国、巴西和世界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加大力度发展生物燃料。为此,2006年全球大多数粮食的增长量将用于车用生物燃料的生产,而不是人类对食物的需求。美国研究人员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今后汽车将同人类争夺粮食,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给世界贫穷国家带来饥荒,造成地区政治动荡,影响全球经济进程。随着众多的乙醇生产厂的兴建,美国...
宋岩,女,1957年10月出生。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所天然气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石油大学兼职教授。自1982年至今,一直致力于中国天然气(包括煤层气)地质、地球化学和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主持过6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创新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等。
袁士义教授,男,1956年10月出生,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和提高采收率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中石油公司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