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心理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医学心理学相关记录875条 . 查询时间(0.706 秒)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人群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需求激增,整个心理行业在中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咨询效果良莠不一、缺乏客观的评估指标和方法、相关的科研设计严重匮乏的尴尬局面。此外,心理咨询与治疗所独具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对我们的科研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研讨会特邀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在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拥有较好的科研背景的Will Spauldi...
王凤华,197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01年至今在嘉兴学院医学院从事教师工作。曾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十佳”、“教坛新秀”、“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师”、“优秀实践教学工作者”、“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主持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荣获省级教学比赛优胜奖1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2019年8月13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该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在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葡萄糖代谢紊乱与白质连接异常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一直以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依靠的都是症状学的标准,即是否出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和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代谢、脑功能、认知行...
2019年8月13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成果在《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该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在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葡萄糖代谢紊乱与白质连接异常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一直以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依靠的都是症状学的标准,即是否出现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和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代谢、脑功能...
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课题组在微生物领域知名学术期刊《Microbiome》在线发表了题为《肠道微生物通过影响环状RNA-HIPK2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改善抑郁症状》(Gut microbiota from NLRP3-deficient mice amelior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by regulating astrocyte dysfunction ...
为强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工作,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水平,8月22-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举办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培训班。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应急办负责心理救援工作的管理人员、承担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应急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专家和业务骨干、湖南省各市州应急办负责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长...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技术,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ASD)视觉能力和特点。方法:选取25名10~12岁ASD儿童作为试验组,另选2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通过半视野速示法,考察ASD儿童的视觉系统左右两侧枕叶发育特征。
章震宇,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承担《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康复心理学》等课程。中国中医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上海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分析中国青少年昼夜偏好类型及其与睡眠质量问题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库中2009年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浙江、福建、河南、湖北、辽宁、甘肃6个省抽取小学六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在校学生3 944人进行昼夜偏好量表(MESC)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简版问卷调查。
通过Meta分析评价正念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BI Library、PubMed、Ovi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PsychInfo、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有关正念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痛苦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王亚萍 心理精神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硕士,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后赴日本研修。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陕西省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儿保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带教过三年制、五年制、七年制学生,院内教学竞赛曾获一等奖。承担有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公关科研项目,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发表文章30余篇。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
陈晓慧,教授,医学心理学硕士。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抑郁症、焦虑障碍、强迫症、老年期焦虑抑郁障碍的心理及药物治疗,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强迫症、情绪障碍、学习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上更是具有独特的治疗经验。
蚁金瑶,性别:女,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所在科室:心理咨询专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公派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多个国际知名SCI、SSCI期刊特约审稿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