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饲料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饲料学相关记录4026条 . 查询时间(2.328 秒)
2022年1月24日~26日,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饲料中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测定》等5项饲料工业相关标准的审查论证会议在线召开。
2022年1月14日,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南方现代草牧业(牛)创新团队在动科所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会议由体系首席专家陈卫东研究员主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马金亮、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程俊峰、动科所所长罗成龙、副所长郑春田,体系咨询专家、岗位专家和示范基地负责人等近30人出席了会议。
2022年1月3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联合济南市源虎食品有限公司,在章丘区组织召开“青贮饲料桑饲喂源虎黑猪屠宰性能、肉品品质测定和品鉴会”。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干部袁传溪,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朱发成,章丘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腾培汤,专家、企业代表、畜牧兽医所猪繁育与饲养团队等80余人参加会议,畜牧兽医所所长黄金明主持会议。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暨中国饲料生产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市召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发现日粮中添加低剂量β-羟基丁酸(BHBA)可改善羔羊生长性能、瘤胃等器官发育。该研究首次将BHBA用于饲料中,证实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潜力。相关研究结果在《动物营养》(Animal Nutrition)杂志发表。
2021年12月10-12日,2021年华东六省一市及中南五省畜牧兽医(家禽)研究院(所)管理工作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滨州召开。本次年会由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主办,因受疫情影响仅12个研究院所80多人参加此次线下会议,其余单位改为线上参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所长刘惠莉、副所长谈永松、党总支副书记倪建平和陆扬博士参加了会议。
2021年12月10-12日,2021年华东六省一市及中南五省畜牧兽医(家禽)研究院(所)管理工作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滨州召开。本次年会由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主办,因受疫情影响仅12个研究院所80多人参加此次线下会议,其余单位改为线上参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所长刘惠莉、副所长谈永松、党总支副书记倪建平和陆扬博士参加了会议。
玉米等青贮原料含水量达到65% ~ 75%,即玉米籽粒白色胚线达到 1/3 至 1/2 时收获最佳,将青贮原料揉丝或铡切至2~4cm,喷入(或装入)塑料袋,可加入添加剂,逐层压实,排尽空气并压紧后扎口即可,尤其注意四角要压实,也可抽真空。45~60天后打开有酸香味,无腐坏即可取用。
饲料成本约占畜禽养殖成本的70%,近年来全球玉米、豆粕等大宗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寻找非常规原料以替代玉米、豆粕是当前畜牧业生产者节约饲料成本的重要手段。蛋鸭是南方家禽产业的重要组成,尽管目前大麦在蛋鸭饲料中已广泛应用,但迄今为止,大麦在蛋鸭饲粮中应用的合理剂量及应用方法仍不清楚。为此,动科所郑春田研究员团队开展相关研究,并解决了大麦在蛋鸭饲粮中如何科学应用的问题,相关成果发表在动物营养学TOP期刊《...
2021年11月6 -12日,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羊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省创新团队一行5人赴保山市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服务活动。在市、县畜牧工作站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草食家畜研究所所长邵庆勇研究员带领团队对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的黄山羊养殖场(户)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养殖场(户)在羊舍改造、黄山羊新品种培育、妊娠母羊管理、羔羊培育、疫病防治、饲料营养、养殖模式凝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供技术指导,累计服务3...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反刍动物饲料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了添加赖氨酸可通过影响肝脏蛋白质和脂质代谢,进而调控犊牛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动物营养(Animal Nutrition)》上。
饲料安全关系食品安全。饲料是畜牧业生产的主要投入品,其质量安全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石,是支撑食品安全和健康中国的保障。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畜牧业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饲料生产大国,为推动畜牧业发展、保障居民肉蛋奶供应,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然而,本世纪初,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畜产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直接危及到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李春艳,女,中共党员,1978年3月生,山西岚县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1)牧草种质资源及分子育种 (2)牧草抗逆性研究。主持院博士基金项目和所级课题各1项,参与省院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在《Gene》、《草地学报》、《家畜生态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第二作者在《PPAR Research》上发表论文一篇,参与发表论文20余篇。获农村技术承包奖1项,实用型专利1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项...
吴欣明,男,1971年12月生,山西临汾市人,研究生,副研究员 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1、牧草资源繁殖更新及评价筛选;2、牧草选育及栽培。一直从事草业科学科研与示范推广工作,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参加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朔州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任务,参加国家及省级研究课题9项。参编《黄土高原牧草生产与加工利用》,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8。
李钰莹,女,1988年6月生,陕西岐山人,博士,民盟盟员,副教授,中国林学会会员。研究方向:牧草及观赏草种质资源评价与育种。致力于牧草及观赏草种质资源评价,研究内容包括植物抗性生理、植物遗传资源评价、植物表型多样性评价、植物保护学等。先后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其它项目2项;参加国家级项目1项。发表文章15篇,其中SCI收录2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