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农业昆虫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农业昆虫学相关记录2374条 . 查询时间(0.511 秒)
张宏宇简历: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危险性虫害岗位科学家,1992年在华中农业大学留校任教。曾多次出国留学或开展合作研究,1999至今先后留学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新西兰农业研究中心、以色列农业研究中心;并先后受邀出访澳大利亚、巴西、南非、葡萄牙、韩国及土耳其等国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先后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
魏冬,博士,四川邻水人,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中国昆虫学会外来物种及检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实蝇类害虫生殖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赴比利时根特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保护系开展博士后合作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团队联合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国计量大学、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国际生物学领域知名期刊《BMC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An Odorant Receptor Mediates the Avoidance of Plutella xylostella Against Parasitoid”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反向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九香虫大规模饲养仿生越冬温棚,包括棚体,棚体的侧壁上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外侧设有隔离网;置物架沿高度方向分为多层置物搁板,每层置物搁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栖息槽,栖息槽的的顶部设有网盖,栖息槽底部铺设有湿细沙层,栖息槽上还设有若干条间隔设置的南瓜植株培养槽,南瓜植株培养槽内培植有南瓜植株,湿细沙层上铺设有鹅卵石层,栖息槽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若干营养液盒,营养液盒内设有吸附层,吸附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九香虫越冬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上设有透气网孔,箱盖的上方还设有一层保温盖,抽拉栖息盒设置在箱体底部,抽拉栖息盒底部铺设有湿细沙层,湿细沙层上铺设有鹅卵石层,湿细沙层上还设有若干南瓜植株培养槽,鹅卵石层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营养液盒,营养液盒内设有吸附层,吸附层内吸附有营养液;附集网可拆卸的设置在箱体内部,箱体内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至少两组对应设置的卡槽,卡槽沿箱体的内壁竖直...
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及其饲养方法,涉及昆虫饲养。本发明包括幼虫饲养管和成虫饲养器,幼虫饲养管包括指形管、滤纸片和纱网,滤纸片为圆形,水平放置在指形管内部,纱网用皮筋扎紧在指形管管口;成虫饲养器包括上水杯、下水杯和脱脂棉球,下水杯为正置的透明塑料杯,上水杯为倒置的透明塑料杯,下水杯与上水杯的开口相向连接;脱脂棉球放置在下水杯内,下水杯的上底部剪切一条优弧状的开孔,优弧角度大于270°且小于330...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彩万志/李虎/段元格团队在《细胞和分子生命科学》(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首个半翅目昆虫九香虫的A-to-I RNA编辑图谱揭示早期分化昆虫类群中存在大量重编码及内含子编辑位点》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重要药用昆虫九香虫Coridius chinensis为研究材料,在半翅目昆虫中首次描绘了A-to-I R...
草地贪夜蛾的室内饲养装置,涉及昆虫饲养。本实用新型包括幼虫饲养管和成虫饲养器,幼虫饲养管包括指形管、滤纸片和纱网,滤纸片为圆形,水平放置在指形管内部,纱网用皮筋扎紧在指形管管口;成虫饲养器包括上水杯、下水杯和脱脂棉球,下水杯为正置的透明塑料杯,上水杯为倒置的透明塑料杯,下水杯与上水杯的开口相向连接;脱脂棉球放置在下水杯内,下水杯的上底部剪切一条优弧状的开孔,优弧角度大于270°且小于330°,优弧...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工养殖斜纹夜蛾的饲料,属于昆虫饲料技术领域。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豇豆叶30?40份,复配维生素液13?18份,酵母粉85?95份,莲藕粉35?38份,尼泊金甲酯1?3份,芋头粉28?32份,胆固醇0.2?0.4份,水雍菜叶27?30份,山梨酸1?3份,青菜叶24?26份,琼脂13?17份,甘蓝18?20份,干酪素14?16份,甘薯粉35?40份,氯化胆碱0.6?1份,抗坏血...
本发明属于昆虫人工繁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地贪夜蛾的室内种群繁殖方法,包括幼虫饲养、蛹和成虫饲养两个阶段,在幼虫饲养阶段,将卵放在小麦嫩苗盘的小麦嫩叶上,进行孵化,孵化至3-4龄虫时更换一次小麦嫩苗盘,草地贪夜蛾在小麦根部孵化成蛹,然后再转移到成虫饲养装置中进行饲养,本发明根据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生物学习性及特点,在原有的饲养方法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形成了一套适宜维持草地贪夜蛾种群适生性及敏感种群数量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细胞报道》(Cell Report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N6-methyladenosine modification of the mRNA for key gene in purine nucleotide metabolism regulates virus proliferation in insect vector...
蒙力维,博士,博士后。主要工作方向:昆虫分子毒理与害虫抗药性研究。
科普知识:三分钟识别外来入侵物种: "鬼符"画家——美洲斑潜蝇。
科普知识:三分钟识别外来入侵物种: 番茄毁灭者——番茄潜叶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济作物虫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高校,首次发现鞘翅目昆虫中的性信息素受体,并揭示了其性信息素接收的特殊生物钟节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现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