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飞行器仪表、设备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航空、航天材料 飞行器制造技术 飞行器实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航空、航空系统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71-285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相关记录383条 . 查询时间(4.477 秒)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2009年10月6日至16日期间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这是继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后,我国航天航空领域的又一壮举。若探测成功,将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太空局后又一位“火星俱乐部”成员。据介绍,火星拥有和地球最接近的环境,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生命。也正是因此,火星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
世界首架利用燃料电池驱动的有人驾驶飞机7月7日在德国汉堡升空,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这架飞机名为“安塔里斯”DLR-H2型机动滑翔机。它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和一些私人企业共同研制。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专家约翰-迪特里希·沃纳说:“我们在电池效率和表现上实现了许多改进,飞机可以只靠燃料电池实现起飞。”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美国宇航局的“好奇(Curiosity)”号火星车是一个汽车大小的火星遥控设备。为前往火星的探测器制造的有史以来最大的隔热板,现在已经造好,随时准备为“好奇”号保驾护航。
瑞士探险家贝特朗·皮卡尔6月26日在瑞士迪本多夫军用机场首次展示他的太阳能飞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设计为可昼夜飞行的太阳能环保飞机。
6月23日,嘉宾参观“中华龙”号A320飞机。当日,空中客车天津总装厂首架A320飞机亮相暨交付仪式在空客A320天津总装厂厂区举行。据介绍,这架飞机被命名为“中华龙”号,定于6月24日首航,从成都飞往北京。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目前,美国宇航局刚成功发射的“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LCROSS)”向地面发送最新月球图像,这张图片揭示了月球荒凉的表面遍布陨坑。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无人机“刀锋”近日成功完成了首次长航时自主飞行试验,飞行时间、飞行精度等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首个商业飞船发射基地——美国航天港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专门用于太空旅游等商业用途。
  冯钟越,飞机结构强度专家。长期从事飞机结构设计与强度研究工作。在新型歼击机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航空结构分析系统(HAJIF)的开发研制 和航空结构静、动、热强度试验现代化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冯如,我国从事飞机研制、设计、制造和飞行的第一人,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享誉世界,被美国报纸赞为“东方莱特”。他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卒至以身殉职。冯如殉职后,被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追授陆军少将军衔,遗体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立碑纪念,尊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王助,我国早期出国留学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并有突出成就的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曾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他亲自设计并监制“B&W—C”型水上飞机,成为波音飞机公司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并以开辟美国第一条航空邮政试验航线的飞机而载入史册。 王助回国后,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正规飞机制造厂——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他倡议与筹建中美合作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抗日战争期间,他组建了中国航空研究院,...
王德荣,结构力学家,航空航天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航空航天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主持创建我国第一个热应力实验室和飞行器强度专业。曾参加航空航天多种型号的设计工作,承担解决关键性课题,还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成功作出过贡献。他重视教学工作,提出高校的科研要与教学密切结合,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专家和学者。70年代他研究新兴学科有限元素法和断裂力学,应用于解决航空航天研制、生产难题,取得了好的成果。...
郝复俭,无线电与惯性器件技术专家,我国导弹与航天惯性器件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无线电与通信技术工作,在无线电仪器仪表和通信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和维护使用方面作出了贡献。1957年开始从事导弹与航天技术工作,主持创建了我国导弹与航天惯性器件研究所,负责研制成功了我国早期的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的陀螺、陀螺加速度表、平台等惯性器件,为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导弹与运载火箭作出了贡献。
季文美,力学家,航空教育家。早期从事飞机制造,后致力于航空教育和科学研究。长期从事振动力学的研究,是国内非线性振动理论、挤压油膜减振机理和转子动力学等方面研究最早的倡导者。通过长期教学和教育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有独特见解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界很有影响。80年代开始进行航空宏观研究。为推动航空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宏基,发动机专家,航空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航空工程教育,在内燃机、航空叶轮机、航空发动机原理和燃烧学的教学和科研方面有突出的成就。培养了一大批航空发动机工程技术人才,著有《内燃机》、《航空叶轮机原理》等专著。在我国航空发动机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现代航空工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