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飞行器仪表、设备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航空、航天材料 飞行器制造技术 飞行器实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航空、航空系统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相关记录472条 . 查询时间(2.288 秒)
2022年7月24日,长春KHz高重复频率常规卫星激光测距系统首次成功观测到最新加入ILRS国际联测的lares2卫星,有效数据点20770点、内附精度10.6mm、观测弧段15min。图1是长春站观测lares2卫星的观测界面截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入轨飞行器水平级间分离风洞实验组合结构,包括助推级飞行器模型和轨道级飞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助推级飞行器模型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轨道级飞行器模型的水平导轨;助推级飞行器模型的尾部设置有杆式应变天平,且杆式应变天平的连接锥连接助推级飞行器模型;杆式应变天平通过应变支架安装有气缸组件,且气缸组件的活塞推杆接触连接轨道级飞行器模型。本发明中提供的两级飞行器水平分离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常规垂直...
本发明属于固液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推力提升存在瓶颈以及燃烧控制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金属燃料嵌入式药柱,所述药柱包括夹层式金属燃料架构本体,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多组点阵夹层式叶片,相邻两组点阵夹层式叶片之间填充固体推进剂,所述的夹层式金属燃料架构本体的空隙和点阵夹层式叶片空隙相连形成喷注气腔,气体氧化剂通过喷注气腔均匀喷注。同时实现金属...
本发明属于高超声速地面试验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洞试验用高压气体流量控制装置,依次包括后过渡段、喷嘴转接段、稳流腔体、前过渡段,所述后过渡段的前端与下游压力管道连接,所述喷嘴转接段安装音速喷嘴,音速喷嘴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密封垫,通过螺母压帽将音速喷嘴与后过渡段卡紧,所述喷嘴转接段、稳流腔体和前过渡段依次连接。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适用范围...
本发明属于固液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通道内氧燃比分布不均匀且难以进行建模预测,导致当前固液发动机燃烧流动难以进行精确调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固液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氧燃比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药柱喷注通道:夹层结构燃烧室和夹层叶片相互连通形成喷注通道;(2)控制进气方式:气体氧化剂先沿着中空轴向气腔进气,气体氧化剂再沿着中空径向气腔向燃烧室内进气;(3)进行内部...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火箭增程的新型高速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新型高速飞行器包括机体,与机体连接且位于机体上方的捕获翼,以及位于机体尾部的火箭发动机;其中,火箭发动机的尾部设置有喷管;捕获翼包括固定部和设置于固定部上且向外延展的可调节部,可调节部中至少朝向机体的一侧的面的弧度可调节。本发明通过对捕获翼的结构设置,基于可调节部的弧面的可调节,实现捕获翼相对于机体的弧面调整,在加速等过程中,能够更好...
本发明属于固液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沿药柱长度方向燃面后退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螺旋喷注式固液发动机药柱,药柱包括金属架构本体,金属架构本体设置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多组均匀布置的中空螺旋结构叶片,每相邻的两组中空叶片之间嵌套有燃料介质,金属架构本体的端部设置有进气管,氧化剂通过进气管后从中空叶片呈螺旋形均匀喷注。实现了氧化剂在固液发动机药柱内部均匀螺旋喷注...
记者2022年7月2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2022年7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MIT scientists have created the first completely digitally manufactured plasma sensors for orbiting spacecraft. These plasma sensors, also known as retarding potential analyzers (RPAs), are used by sa...
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起源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期的带翼式导弹自动控制、导航飞行原理射击原理与飞行试验、引爆控制以及长沙工学院时期的机械与仪器加工工艺及设备等学科专业,2017年,由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调整组建而成,现位于国防科技大学一号教学园区。学院的使命任务是面向智能无人作战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智能、混合智能,做智能时代“无人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开拓者。现拥...
本发明属于航行设备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跨介质航行器进行AUV的布放回收处于空白阶段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载AUV的多栖跨介质航行器,航行器机身设置为仿海豚构型,航行器机身的腹部设置为载荷仓,航行器机翼的翼尖处通过变形机构安装可变形水翼,可变形水翼可以充当水翼,提供升力,也可以形成机翼的一部分,增大机翼面积。从而在水和空气两种不同介质间完成滑行运动过渡以及自主地连续航行...
本发明属于固液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沿药柱长度方向燃面后退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发动机药柱燃面均匀后退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药柱喷注通道:夹层药柱基体和夹层结构叶片相互连通形成喷注通道;(2)控制进气方式:气体氧化剂先沿着中空轴向气腔进气,气体氧化剂再沿着中空径向气腔向燃烧室内进气;(3)进行内部均匀喷注:氧化剂沿着该内部燃烧通道自内部向燃...
2022年7月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尼日利亚宇航局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形式签署合作备忘录。
该动力源将为科学有效载荷、数据下行链路能力和高能力电力推进系统提供改变游戏规则的动力。
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新技术的追求,以实现飞机性能的革命性提升。变形机翼技术因其在飞机自适应外界飞行环境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常规机翼相比,变形机翼特指机翼形状上自主、连续、不规则的变化,因此能够自适应地调节飞机的飞行状态。连续变弯度后缘是变形机翼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够显著提高飞机气动性能,降低飞机雷达散射截面(RCS)和气动噪声,并抑制飞行颤振。波音和空客已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