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无机化学工程 >>> 化肥工程技术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化肥工程技术相关记录147条 . 查询时间(2.687 秒)
曹卫东,1968年10月生,安徽枞阳人(生于贵池),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入选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2011年入选青海省“昆仑学者”计划并先后任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农工党海淀区副主委,九届海淀政协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特约监察员,中央纪委监察部驻农业部纪检组特邀监察员。
2017年1月6日,由山东农业大学参与创建并担任副理事长单位的高效复合肥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应邀出席大会,杨越超教授当选副理事长。高效复合肥料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指导组建,由金正大集团牵头,联合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天化集团等肥料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单位等近30家单位...
2009年11月2日,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安徽成立,2012年被列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联盟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依托,联合国内从事有机类肥料研究的主要高校院所、从事有机类肥料生产的大型骨干企业和政府肥料管理部门,形成以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基本特色、以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和共性难点技术为创新目标进行合作研究开发,通过联盟单位进行成果转化与技术辐射,从而保障我国有...
2013年11月20日,河北省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新型颗粒四合一肥料(生物复合肥)中试与示范”通过了科技部农村中心组织的专家现场验收。
2013年7月7日,国家林业局能源林研究中心与中盐安徽红四方、广西贵港丰收肥业联合完成的“控失化肥的创制及其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技术通过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安徽省林业厅、中科院农业科技办公室以及合肥物质研究院相关领导出席。来自中国农科院、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科大等七位业内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院士和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副主任谢耀坚分别担任鉴定...
中国化肥大企业高峰论坛暨2011中国化肥企业100强发布会(简称“论坛”),论坛是我会连续第四年组织召开此项会议,论坛的主题是:聚焦中国化肥产业发展、见证榜样力量。来自中国化肥100强系列榜内企业的领导人、化工500强企业的高层领导人、著名专家学者、主要传媒代表等将出席本次会议。国家相关部委、中国农科院、国家测土施肥实验室、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肥行业专业协会领导将亲临会议并讲话。论坛以汇聚...
为表彰先进,宣传典型,为展示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成果,总结和分析获得中国化肥100强系列排行榜企业做大、做强的经验,尤其是通过演讲介绍典型,学习和借鉴化肥企业100强系列排行榜企业成功发展经验,加快企业发展壮大步伐。进一步动员和激励我国化肥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经研究,决定于2009年12月8~10日在安徽省合肥丰乐国际大酒店召开 “2009中国化肥企业100强发布暨化肥大企业高峰论坛”,论坛的主题是...
研究以磷石膏废渣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备硫酸铵工艺,用单固素试验法和多固素正芟试验击 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搅拌转速等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优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碳酸氢铵转化率可逮97%以上,产品溶液的硫酸铵浓度可选35%以上.
开发了新的硫酸铵法制备硫酸钾工艺 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原料配 比、反应温度、结晶温度、反应时间和结晶促进荆添加量等对原料转化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找到了最优工艺奈件。在此奈件下,产品质量指标达:K2O≥48.4%,CI≤1 6%;钾转化率选94%以上。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专家预测随着对粮食刚性需求的增加,化肥的生产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资料显示,我国化肥氮素利用率只有30%~35%,大部分通过径流、渗漏和挥发等途径损失掉。由于化肥利用率低下,损失严重,既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又导致环境恶化,此问题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该专利是一项有磁粉煤灰磁化复合肥生产的工艺、方法、设备的发明专利主要内容有:提出了多种粉煤灰磁化复合肥配方;提出了“先磁后混”生产工艺;一种用于该肥生产的电磁磁化设备。
将普通氮磷钾化肥先制成养分释放速率不同的肥料,然后按土壤条件和作物的养分吸收规律,合理配合,制成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吸收养分速率基本同步的肥料,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肥料用量。与传统肥料相比肥料成本每季作物每亩可节省20元左右,施肥用量节省一半以上。CA肥料制造技术,肥料利用率提高30%,在同等产量下肥料施用量节省30%,施肥次数减少50%。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年产一万吨CA肥料设备投资约100万元...
该发明利用工业用废渣、动物有机质(动物废弃物、皮、毛、内脏等)不仅可将工业废渣中有害元素分解成利于植物吸收的化合态物质或杀虫剂,还可保留动物有机质中各种氨基酸、氨基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并将有机质转化成有机碳,使有机质直接为植物吸收,避免了土地长期使用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等)使土壤出现板结或变质理象,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轻了氮元素气态损失,可提高肥料使用率20%,提高农作物产量10%-...
本研究在解决多营养元素化肥的缓释问题上,脱开了复混、包膜的范畴,采用合成单一高分子的方法,解决了营养成分有机结合、均衡释放和平衡吸收的难题,不仅克服了包膜带来的养分浓度降低、含有不能被作物吸收的组分、破裂的包膜残留在土壤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而且克服了复混存在的对原料要求高、营养元素流失和相互拮抗及副反应、以及养分不能平衡吸收的问题,因此,更符合“理想化肥”的标准。
利用污泥生产环保生物有机肥。总养分≥25%,水分≤5%,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40%,年产1.6万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