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化学反应工程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40条 . 查询时间(0.856 秒)
Carbon hollow fiber membran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pyrolysis of a P84/S-PEEK blend. Proximate analysis of the precursor was performed using thermogravimetry (TGA), and a carbon yield of approximately...
采用混合溶剂法和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酯基锡(丁酯)热稳定剂,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流变仪和测色配色仪对其进行了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酯基锡(丁酯)性能良好,在180~190℃间,酯基锡(丁酯)/PVC复合体系的动态热稳定时间>50 min,初期着色时间>15 min。在双辊塑炼机上混炼20 min,体系的透光率从91.61%下降到91.37%,黄度值从1.86增加到3.51...
控制化学气相浸渗(CVI)反应器内的反应气体流场是获得理想沉积物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建立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守恒4个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单元法对CVI反应器中复杂且不可观察的气体流场进行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喷嘴形状及其与衬底相对位置对流场形貌有显著影响。采用π/6的斜口喷嘴,并使其中心轴线与通过它和圆柱形衬底交点切线的夹角为π/6时,反应器内基本消除了回流。
在室温无水无氧充氮条件下,以(NH4)2MoS4, Et4NBr和HSCH2CH2SH为原料,合成[Et4N]8[Mo2S4(SCH2CH2S)2]4簇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晶胞参数为:a=2.604 4 nm,b=1.986 6 nm,c=2.630 2 nm,V=13.585 81 nm3,Z=4,晶体属单斜晶系。晶体结构经块状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后,最终偏离因子R=0.088 7。研究结果...
以二茂铁二甲酸、甘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合成新的二茂铁-肽衍生物Boc-HN-Fca-Gly-Gly-Tyr-Arg-OMe(7)(Fca 代表二茂铁氨基酸)和Boc-HN-Fca-Gly-Gly-Tyr-Arg-OH(8),对寡聚肽的合成进行研究;对合成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表征,并运用循环伏安(CV)方法对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物(7)和(8)的...
硫化砷渣经氢氧化钠溶液浸出、空气氧化脱硫和SO2还原制备得到As2O3。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与As2S3物质的量比为7.2׃1,固体质量与液体体积之比为1׃6,反应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2 h,转速为300 r/min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取硫化砷渣,其砷的浸取率达到95.90%;过滤后在碱浸液中通空气脱除碱浸液中Na3AsS3中的硫;当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
用聚(L-乳酸)溶液纺丝制得聚(L-乳酸)纤维,干燥后进行加热取向模压,制得试样;研究压制压力和压制温度对聚乳酸材料抗弯强度及其最终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改进的溶液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纤维时,聚乳酸的提纯和纤维制备同时完成,制得的聚乳酸纤维呈扁平状,具有多孔结构。185℃时,随着压制压力的增加,聚(L-乳酸)材料的抗弯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制压力为110 MPa时,其抗弯强度达到最大(25...
硫铁矿烧渣是生产硫酸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50%的硫酸溶液中加入硫铁矿烧渣,于115℃反应4 h后过滤得到硫铁矿烧渣酸浸液。当酸浸液中Fe3+和Fe2+的浓度分别为2.016 mol/L和0.138 mol/L时,取酸浸液500mL,加入40 g硫精矿,在90℃下反应240 min,Fe3+被还原成Fe2+的转化率只有26.30%;加入40 g机械活化硫精矿,在90℃下反应240 min,Fe3+...
在超声波作用下采用一步合成法分别制备三乙基硼、三丙基硼和三丁基硼;考察超声波作用对合成产物产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表征合成产物的结构;以合成的三乙基硼、三丙基硼和三丁基硼为原料通过热裂解制备纯度较高的碳化硼超硬材料;讨论不同原料和裂解温度对合成产物中C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三乙基硼为原料在温度为1 400 K进行裂解时,其裂解产物中B4C, B2O3和裂解自由碳的含量分别为94.0%...
针对钛合金具有耐磨性差等缺点,提出了钛合金热氧化处理工艺。选择Ti6Al4V合金在850℃下进行氧化/真空扩散处理,同时作为对比进行了长时间的直接氧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时间和真空扩散是影响氧化层性质的关键因素,氧化时间达90 min时氧化层的致密性遭到破坏,氧化780 min时氧化层自动剥落;经过真空扩散处理可促进氧向基体内扩散,从而使氧化层中的TiO2转变为TiO,同时氧渗入基体中强化了表...
以中性红(NR)作探针,利用光谱法研究钐(Ⅲ)与灿烂甲酚蓝(BCB)形成的配合物Sm(Ⅲ)(BCB)3与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m(Ⅲ)(BCB)3与鲱鱼精DNA结合比n(Sm(Ⅲ)(BCB)3)׃ n(DNA)=4׃1,其结合常数为2.30×105 L/mol。Sm(Ⅲ)(BCB)3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主要为沟槽作用方式, 都有利于...
通过研究Ch-1菌还原碱性介质中Cr(Ⅵ)过程Cr(Ⅵ)浓度的变化规律,确定初始pH值和细菌接种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建立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相应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得到了按细菌接种量划分的Ch-1菌还原Cr(Ⅵ)的反应控制区域图。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8~10时,Ch-1菌还原Cr(Ⅵ)的反应速率基本相同,当pH<8和pH>10时,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h-1菌还原Cr(Ⅵ)的反应为...
以醋酸去氢表雄酮为原料,经C17保护,C16溴代,C15和C16间脱溴化氢及C17脱保护4步反应法合成了3β-乙酰氧基雄甾-5,15-二烯-17-酮。探讨了影响缩酮化反应、溴代反应、消除反应及去保护反应的主要因素,测试了各步产物的物理常数,并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质谱,氢核磁共振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缩酮化反应中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与甾体的量比为0.066时比较适宜,过量会产生油状物;...
以3-甲氧基苯酚、4-酮-3-甲酸甲酯哌啶盐酸盐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分子间环加成反应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潜在的多巴胺D4受体拮抗剂3-(4-羟基苄基)-8-甲氧基-1, 2, 3, 4-四氢苯并吡喃[3, 4-c]吡啶-5-酮。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氢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中间体及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子间环加成反应中,当反应物3-甲氧基苯酚、4-酮-3-甲酸甲酯哌啶盐...
分别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水热−煅烧法制备ITO粉体,并通过测定所得ITO 粉体在8~12 GHz频率段的微波吸收率,考察制备条件和制备方法对ITO粉体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水热−煅烧法制得的ITO粉体微波吸收性能优于化学共沉淀法得到的ITO粉体微波吸收性能,最大吸收率可达−34 dB,频宽为8.8~10.5 GHz。水热−煅烧法中,水热反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