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吸附与离子交换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吸附与离子交换相关记录253条 . 查询时间(2.443 秒)
为降低开发制备P型沸石新工艺的能耗,进行了氢氧化钠碱熔活化高岭土合成P型沸石的研究,分析了活化反应的机理,确定高岭土碱熔活化的适宜条件为:高岭土与氢氧化钠按质量比1:0.94在400℃焙烧碱熔反应2 h,活化物料用水玻璃和水调整摩尔配比为Al2O3:SiO2:NaO:H2O=1:3.2:3.7:220,得到的P型沸石料液体系在80℃下老化反应3 h,然后加少量4A沸石作晶种在95℃晶化30 h,可...
研究了以工业石膏为原料合成羟基磷灰石(HAp)的方法,并考察了所制备的HAp对水溶液中Pb2+, Cu2+, Zn2+和Ni2+四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磷酸氢二铵和工业石膏物质的量比为1:2的条件下,反应24 h便可以得到较纯的HAp. 所制备的HAp在pH 7的条件下对水溶液中的Pb2+, Cu2+, Zn2+和Ni2+均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9...
介绍和评述了含氮高分子结合与捕获金属离子的能力及评价方法.
用动边界模型积分方程描述了001′7树脂脱除磷矿脱镁废水中的Mg2+的有限浴交换动力学,得到了动力学总方程. Mg2+的交换过程属颗粒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24.11 kJ/mol,[Mg2+]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0.
以火箭推进剂主要成分偏二甲肼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制模拟水样,采用强酸阳离子交换纤维对其中的偏二甲肼进行吸附,研究了偏二甲肼在离子交换纤维上的等温吸附线、吸附动力学和动态吸附,并将其动态吸附效果与732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强酸阳离子交换纤维对偏二甲肼的吸附以液膜扩散为主,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 在291 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离子交换纤维对偏二甲肼的吸附符合Freundlic...
以γ-MnOOH和LiOH溶液为原料,水热法合成离子筛前驱体锂锰氧化物,经酸洗抽提出锂离子,得到离子筛材料,对产物γ-MnOOH, Li-MnO和H-MnO进行了XRD和SEM表征. 研究了离子筛材料对盐湖卤水中锂的吸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离子筛材料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Li+的最大吸附量为37 mg/g,具有吸附容量大、选择性高的优点.
以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为溶剂和模板剂,选用不同的铝源,在常压下合成AlPO4-11分子筛. 考察了在不同铝源条件下,物料配比、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合成AlPO4-11分子筛的影响. 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铝源性质的不同导致了合成规律和合成机理的不同. 以异丙醇铝为铝源合成分子筛时,所需最佳P/Al比为3/1,分子筛的...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为表面活性物质,自制的单金属离子水溶液为研究体系,对泡沫分离法除去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溶液的pH、鼓泡气体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及泡沫塔装液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去除效果也比较理想,最佳操作条件下富集比为18.2,去除率为96.1%,与常规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相比,十二烷基苯磺酸在泡沫分离过程结束后不会...
采用煅烧方法对石棉尾矿酸浸渣进行预处理,通过比表面积测定仪对煅烧前后的酸浸渣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煅烧后的石棉尾矿酸浸渣对溶液中Cr3+的吸附性能,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酸浸渣的比表面积随煅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加,600℃时达最大值379.33 m2/g,此后随煅烧温度升高而下降;一定范围内,增加酸浸渣用量、延长吸附作用时间、升高吸附温度、提高pH值均可改善对Cr3+的吸附去除效果,其中...
测定了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卡那霉素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研究了温度、pH值、盐浓度对吸附卡那霉素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卡那霉素在10 min达到平衡,其吸附平衡行为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在pH 7时,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卡那霉素的静态交换容量为最大,可达5.6′104 U/g;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卡那霉素随温度变化很小;NaCl的存在使羧酸型离子交换纤维...
通过扫描电镜、化学组成分析、X射线衍射和热重差热分析对自制的新型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分子筛对纯钾溶液和海水中K+的交换容量及对K+的选择性系数. 结果表明,新型分子筛由76.25%的Na6Al6Si10O32×12H2O和23.75%的K2Al2Si3O10×3H2O两种物质混合构成,其硅铝比(摩尔比)为5.22;分子筛在350℃以内是稳定的,温度过高,内部结构被破坏;分子筛对纯钾溶液和海水...
以甲醛为预交联剂、环硫氯丙烷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交联壳聚糖树脂,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及红外光谱表征了树脂的结构,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铂吸附量的影响,研究了树脂对铂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特性及解吸特性. 结果表明,壳聚糖与交联剂的最佳用量比为壳聚糖:甲醛:环硫氯丙烷=1 g:7 mL:2 mL;树脂吸附铂的动力学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其吸附控制过程以液膜扩散为主,表观吸附活化能为14.28 k...
用甲基葡萄糖胺(MG)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三甲基丙烯酸三甲醇基丙烷酯(TRIM)的大孔共聚物功能化改性,制备出新型硼特效螯合树脂. 通过红外光谱鉴定了大孔共聚物、螯合树脂及吸附硼后树脂的结构,研究了该树脂对盐湖卤水中硼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树脂基体聚合物性质对硼吸附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树脂对硼的吸附动力学模型. 结果表明,聚合物单体中GMA含量对硼吸附量的影响较大,此类树脂吸附硼具有选择性...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PS-Acyl-Cl)取代常用的原料氯甲基化聚苯乙烯(PS-CH2-Cl)树脂,固载二乙醇胺(DEA)得到一新型的聚苯乙烯二乙醇胺(PS-Acyl-DEA)树脂. 用这种PS-Acyl-DEA树脂对铜离子进行吸附,并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发现,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量随DEA担载量的增加而增加,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3.79 mmol/g,且在pH 5.6~1...
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法,研究了某锌厂冶炼废渣的硫酸化焙砂浸出液中钴与锌、镉、铜等杂质离子的分离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将料液配制成含2 mol/L Cl–1和0.1 mol/L Na2SO3的溶液,调节pH值为 4.5,搅拌数分钟,料液pH值降低至 4.0后,用201?7阴离子交换色谱柱进行分离,柱后流出液中锌、镉、铜等杂质的含量达到钴冶金工艺要求,钴的损失为0.7%左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