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吸附与离子交换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吸附与离子交换相关记录252条 . 查询时间(2.286 秒)
为了实现烟气CO2的低成本、高效捕集,研究负载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1,8-diazabicyclo[5,4,0] undec-7-ene,DBU)的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吸附剂对CO2捕集性能。DBU负载率越高,吸附剂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越小,平均孔径与负载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Langmuir模型是拟合DBU在G...
当前,随着全球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及低碳排放的压力,核能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们对于核能的接受程度与处理核废液的能力密切相关,在放射性核废液中,Cs137具有长半衰期和生物毒害性,因而Cs的去除是处理放射性核废液的十分关键的一步。
为研究双支腿流化床支腿间颗粒交换特性,采用粒径为0.9~1 mm的玻璃珠为床料,在尺寸为240 mm×20 mm× 800 mm的二维有机玻璃可视化双支腿流化床内,采集差压脉动信号对床内差压进行了功率谱密度及香农熵的分析,研究了颗粒在支腿间的质量交换、流化风速和床存量对颗粒交换的影响,以及颗粒交换行为的稳定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支腿间颗粒交换方式以颗粒团簇和单颗粒为主,分别对应第一主频和第二主频。...
Batch equilibration and the decant-refill methods were used to measure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phenanthrene to four geosorbents with varying organic matter composition at different contactimes to be...
纳米技术的兴起,对纺织领域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抗菌、除臭、防紫外、自清洁等功能性纳米纺织面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除了新奇的功能性,运用纳米技术,研制“吸湿速干”型织物,提高织物的穿着舒适性同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另外,纳米功能面料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大难题,即纳米技术所赋予织物的新功能不能持久的保持,如耐洗性不够,经过洗涤后,尤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洗衣机洗涤方式,其特殊功能会部分...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血液净化疗法中用于治疗威尔森氏症(Wilson’sdisease)的铜离子鳌合吸附介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铜离子鳌合剂三亚乙基四胺或四亚乙基五胺通过与高分子微球上的环氧基团之间的开环反应一步键合在多孔高分子微球上,得到铜离子鳌合吸附介质。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制备成本低。制备得到的固定化三亚乙基四胺或四亚乙基五胺吸附介质对于铜离子具有快速的吸附特点(0.5小时达到吸附平衡...
对海泡石进行了硫酸改性、高温改性、硫酸/高温改性,以亚甲基蓝为吸附对象,研究了改性方法对海泡石吸附性能的影响,对各改性海泡石进行了孔径、孔体积等表征. 结果表明,3种改性方法中,硫酸/高温改性对海泡石吸附性能的提高效果最好,吸附量比改性前提高47.8%,达41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 硫酸/高温复合改性后的海泡石平均孔径达9.74 nm,孔体积达7.064′10-2 cm3...
利用废弃蛋壳为原料、尿素为添加剂,合成了碳羟基磷灰石(CHAP),用于吸附水中苯酚. 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测试技术对CHAP样品表面化学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环境pH值、吸附时间、苯酚初始浓度及温度对苯酚吸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酸性(pH=3~5)和碱性(pH=9~10)条件下,CHAP对苯酚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同时也符合准二级...
研究了以疏水性多孔聚丙烯膜(Celgard 2500)为支撑体和LIX984的煤油溶液为膜液的支撑液膜体系萃取Cu2+的传质过程. 采用双膜理论描述Cu2+通过平板支撑液膜的传质过程,建立了其在稳态下的传质动力学方程,且当反萃取侧酸浓度大于2 mol/L时,反萃取侧的传质阻力可以忽略;利用膜内分传质系数km表征支撑液膜膜液的流失行为,在传质过程中,km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且载体的流失速率大于稀释剂...
利用活性炭负载水合铁氧化物制备了复合吸附剂,并用于饮用水中As(V)的去除. 研究了活性炭种类、粒度、溶液pH值、Fe(III)盐浓度和干扰离子等对As(V)去除的影响. 结果表明,煤质活性炭作为基质负载水合铁氧化物比椰壳炭和果壳炭具有更好的除砷效果. 随着炭粒度降低,除砷效率显著增加. 在pH 3~9范围内,活性炭负载水合铁氧化物可有效吸附As(V). F-, Cl-, SO42-的加入对As(...
为了回收现有的双吸附器空气净化系统余热,提出了采用三吸附器空气净化系统回收利用余热,并分析了可行性. 以两工业企业20000和21000 Nm3/h制氧机为例进行初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若把现有系统改造为三吸附器纯化系统,可节约氮气加热电耗分别达51.3%和42.7%. 基于Aranovich-Donohue吸附等温线方程和线性驱动力传质假设的非绝热吸附模型,模型参数通过匹配生产现场监控数据确定,...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醋酸溶液,并对该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 通过树脂选型确定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11,其对醋酸吸附容量较大,且膨胀收缩率较小. 用D311树脂对醋酸含量为1.5%(w)的醋酸溶液进行了吸附和脱附工艺优化研究,考察了体系温度、进料流量等对吸附和脱附过程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为温度30.0℃、进料流量4.0 mL/min时,吸附率达93.97%;温度50.0℃、洗脱剂3.98 mo...
研究了铁矿微粉低温输送预还原中气固比、还原时间、炉温、矿粉粒径、还原剂种类等参数对矿粉还原率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设计和模式识别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对预还原过程中样品的附碳行为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在矿粉粒径14~20 mm、炉温660~700℃、反应时间180~220 s、还原气成分CO 0~20%(j)的优化条件下,预还原率较高,最高达70.16%. XRD分析表明,还原样品发生碳吸附现象...
Ag+、Hf2+与Tl3+对Belousov-Zhabotinskii反应影响的初步研究。
为改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对CO2气体的吸收性能,选择了四甲基铵甘氨酸([N1111][Gly])、四乙基铵甘氨酸([N2222][Gly])、四甲基铵赖氨酸([N1111][Lys])、四乙基铵赖氨酸([N2222][Lys])4种功能性离子液体作为活化剂与其复配组成新型CO2吸收剂。用恒定容积法考察了总质量分数为30%的混合溶液吸收CO2的性能,分析了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与MDE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