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2.734 秒)
冯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光电智能感知技术。主讲课程: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基础;机械工程测试基础。获奖:光纤智能金属结构钎焊制造方法及其传感性能,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 一等奖,2013年 (排名第3);光纤保护增敏及向金属构件中的嵌入工艺和传感机理,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2011年(排名第2)。
Cornell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nanostructures that enable record-breaking conversion of laser pulses into high-harmonic generation, paving the way for new scientific tools for high-resolution imag...
A laser scanner acquired in 2020 by the EN department’s metrology laboratory produces high-resolution 3D modelling of a wide variety of components.
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微纳电子研究团队现有教职工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半导体高性能化及多功能化,其中包括高性能柔性电路、柔性混合电子学及光电磁转换物理机制等。
韩德俊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颖半导体器件物理及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学、半导体辐射探测器及相关电子学以及弱光探测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谢世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教授,光通信研究所所长。主要介绍微波光子学在光通信领域的近期研究成果及其系统应用的进展。微波光子学的研究中强调微波与光子在概念、器件、电路和系统的结合,它集中了微波技术和光纤技术的优点。微波提供了低成本可移。微波光子学是微波技术和光子学融合的新兴学科领域,近三十年来微波光子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孙长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服务于光纤通信的InP基光电子器件。目前,作为课题组长负责“863”计划B类重点项目“DFB+EA集成光源芯片及模块”课题的研制工作,并作为骨干承担“973”计划重大项目“DWDM高速集成光源中增益的周期性调整与控制”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陈明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信息光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博士,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及其关键技术.他承担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高技术863等科研项目,所研究的项目中获电子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北京金桥技术奖一项,并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是“九五”二期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光电子主题总体技术组成员,3TNet光传输专家组成员。
周炳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院士,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光物理和器件, 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 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高性能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波分复用光网络及光开关与交换。1984年率先研制出“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获国家级和部委奖11项,专利十余项。主编“激光原理”,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李俐群,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新材料、特种材料激光焊接与连接;2、激光加工过程数值模拟;3、激光快速成型技术。
陈彦宾,工学博士,国防科技工业焊接自动化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行为;2、激光及其复合热源焊接方法;3、激光焊接质量传感与控制技术。
贾锐,男,“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从事半导体材料的光伏、光电特性研究。同年赴日本进行博士后研究。在日本国立北海道大学量子电子学集成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纳米电子、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研究。参与了日本文部省的COE (Center of Excellence)研究项目:光电子器件及其表面钝化研究;发展了硅的表面控制层(Si-...
本发明基于微流控芯片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检测系统,所述系统为使用激光检测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以微流控芯片(1)为核心,所述微流控芯片(1)由三层结构依次复合构成:上层的流体通路层(101)、中间的弹性薄膜层(102)、下层的气动控制层(103);这三部分相互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下:流体通路层(101)和气动控制层(103)通过其各自与弹性薄膜层(102)之间的表面张力紧密相连。本发明具有检测...
Electron tunnelling seen in real time     laser  Electron       2007/4/9
4 April 2007,The strong electric field from an intense laser pulse can cause electrons to "tunnel" away from an atom in just one billion-billionth of a second. Now physicists in Germany are the first ...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6年国家批准建立的对国内外开放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功率激光器及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主要探索和研究新的激光物理现象和新型高功率激光器;解决高功率激光器光束质量中的关键单元技术和检测技术,对高功率激光中光学、电学、热学和气体动力学等基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获得高功率、高光束质量、高稳定性、长寿命(三高一长)的高功率激光器;研究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中激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