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能源化学相关记录955条 . 查询时间(1.783 秒)
近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以下简称基金委化学部)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一届能源化学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广州召开。高松校长、朱敏副校长出席开幕式。会议旨在为能源化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平台,推动能源化学学科建设,内容涉及碳基能源化学、电能源化学、太阳能能源化学、可再生能源化学、能源化学机制等。来自全国近7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6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杨晓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教授、博导。 国家重点863项目首席;绿色航空科学技术北京市国合基地,副主任;气动热力储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航空替代燃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执行秘书长。
吴志,2009年于东南大学数学系获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2016年于英国伯明翰大学电气电子和系统工程学院获电力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6月就职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输电网及配电网规划、分布式发电、电力市场、优化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IEEE Transacti...
2019年11月28日,由研究生院主办的第六届“汇十佳团队风采,迎百年工大辉煌”研究生十佳团队评选,在活动中心301落下帷幕。经过专家初评、网络投票等重重激烈的角逐与考核,我院燃烧工程研究所的“能源洁净转化研究组”凭借其在高水平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荣获“研究生十佳团队”称号。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年会上,我院陆慧林教授因其在流态化领域的杰出成就,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授予2019年“PSRI Fluidization and Particle Flow Systems Award”。
2019年11月26日,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年度期间报告《2019排放差距报告》,这是怎样一份报告?它为什么重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立即达到峰值,并在2020到2030年间,确保排放量每年下降7.6%,只有这样才能以最低成本途径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1.5°C温控目标。
记者从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获悉,日前《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与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编写的行业研究型报告,由人民出版社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
催化科学作为当代化学工业的“心脏”,在促进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扮演着当之无愧的主角。如何利用理论计算与传统实验相结合,快速筛选性能优异的催化剂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课题。近日,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团队应英国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Reviews Materials》(《自然综述:材料》)邀请,撰写题为“基于线性关联与反应描述符指导催化材料的理性设计”的论文,12月以封面...
莫凡洋,1982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2000年9月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4年后本科毕业,保送本校应用化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导师周智明教授。200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王剑波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阶段学习。2010年博士毕业,赴美国进一步深造,先后在Scripps研究所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在Science, JACS, Angew, Org Lett,...
刘进,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藻类生物技术创新实验室负责人,致力于开发利用交叉学科前沿科学技术进行藻类能源与资源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在藻类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郭少军,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Chem. Soc. Rev. (1), Acc. Chem. Res. (1), JACS (13), Adv. Mater. (5), Angew. Chem. (5), Nano Lett. (1), ACS Nano (12), Nano Today (1)和Energy Environ. Sci. (2) 等共...
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是自然界最主要的两种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两种大量存在的廉价碳资源。甲烷二氧化碳干整将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合成气,可用于后续精细化学品合成及费托反应。Pt族金属在该反应中均展现出较高活性,但贵金属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实际应用。Ni金属具有与贵金属相当的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Ni基催化剂易积碳导致催化剂失活,因此开发抗积炭的Ni基催化剂已成为该领域最活跃最具挑战性的研...
2019年11月初,深秋时节的芬兰西部港市瓦萨(Vaasa)已是大雪纷飞,寒意逼人,同期在这里举行的“中芬能源转型商务论坛”却无比火热——围绕中芬乃至中欧开展可持续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广阔前景,来自中芬政商学界的100余位嘉宾,分别从各自视角介绍了能源产业在中芬两国的发展情况,并一致认为两国在能源转型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可期。
2018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6%。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耗的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依靠进口,直接导致我国的能源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安亮,男,汉族,1985年生,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转化与储存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