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能源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3288条 . 查询时间(1.574 秒)
2024年3月16日至17日,“功勋不朽、薪火永传”弘扬闵恩泽科学家精神系列学术活动在北京举行。200余位能源化工行业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旨在深切缅怀闵恩泽院士为我国能源化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继承和发扬以闵恩泽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探讨学术、交流思想、凝聚共识。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这是“分布式能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不仅在国内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还向其他国家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
2024年3月13日,记者从大港油田新能源事业部获悉,截至目前,大港油田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总面积达69万平方米,在油区率先建成中国石油最大规模浅层地热群。
2024年3月13日,气温渐暖,在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上,一组组太阳能光伏板和436公里生态防护林“镶嵌”在茫茫沙海中,形成一道壮美景观。
2024年3月4日,曹妃甸新城地热集中供暖项目的第6个供暖季进入尾声。这个项目是国内最大单体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中国石油首个获得国家能源局回灌认证的项目,自2018年建成投运以来,总供暖面积达到747万平方米,年节约标煤18.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7.3万吨。
2024年3月8日,在陕西高陵产业园,随着长庆油田在陕西开发建设的第一个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全面启动,首口地热井经过10天的产建作业,累计钻井进尺达到1700米。该项目不仅为区域地热供热工作“打样”,更对长庆油田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燕山石化氢气提纯设施完善项目全面启动,各方按照既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加紧推进项目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助力公司氢气新能源产业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2024年3月12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2024年3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召开会议,围绕《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连日来,来自能源领域的代表委员就氢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呼吁加强政策和产业统筹,推动氢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辽宁沈阳石油长青南街加能站地处沈阳市浑南区浑河南岸附近,位于沈阳市最有活力的主城区域内,占地4500平方米,是集加油、光伏发电、易捷服务、餐饮、洗车、卖车、甄酒馆、易行馆、爱心驿站等于一体的综合加能站。该站于2022年通过资质单位认证,是中国石化区外公司首座碳中和加能站,被授予“辽宁省青年文明号”“中国石化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2022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煤电,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发电技术领跑全球……当前,新能源已加速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先锋队,是推动能源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沈阳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下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应用化学系、储能科学与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新能源研究所、创新创业中心。根据新型能源体系发展需求组建了能源互联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特色学科团队,研究方向分别为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协同调控技术,新一代信息、能源领域关键功能材料,用于高端元器件和能源转换减污降碳材料的化工合成与应用。
水系锌离子电池是目前电化学储能设备中备受关注的关键技术之一,水系电解液避免了传统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安全问题。然而,锌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其性能短板,开发高能量密度锌离子电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目前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以溶解-沉积型为主的碘正极材料容量大、电压平台高、原料储量丰富,有望实现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制造。然而,碘正极的低电导率和严重的穿梭效应严重制约了其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凭借丰富、低廉的钠资源优势有望在新能源电站、交通工具、通信基站等领域实现应用,钠离子电池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的新型储能器件,是下一代电力储能的重要解决方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