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复合材料其他学科相关记录683条 . 查询时间(0.632 秒)
微观力学强度理论(MMF)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物理失效模式的复合材料强度理论。通过对碳纤维/树脂(UTS50/E51)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进行纵向、横向静载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 得到层合板的基本力学性能和宏观强度指标。建立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微观力学模型, 获取树脂基体和纤维不同位置的机械载荷应力放大系数和热载荷应力放大系数。结合获取的应力放大系数及试验测得的单向层合板宏观强度, 计算出层合板组...
对纳米蒙脱土(OMMT)进行改性, 用改性后的蒙脱土对环氧丙烯酸酯(EA)涂层进行改性, 并对改性后的OMMT/EA涂层进行了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研究表明, 加入质量分数2%改性蒙脱土的OMMT/EA涂层性能最好。OMMT的加入可提高涂层的拉伸性能、附着力和硬度, 并有效提高EA涂层的玻璃化温度, 降低其线性热膨胀系数。电镜和XRD分析表明, OMMT在OMMT/EA涂层中以单层片层均匀分布。将...
采用超声辅助Hummers法制得厚度约为1 nm的氧化石墨烯, 以其为氧化介质与苯胺反应合成了石墨烯/聚苯胺(RGO/PANI)导电复合材料。利用AFM、SEM、XRD和FTIR对反应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苯胺在略高于室温的酸性水溶液中可以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还原, 而苯胺自身则被氧化石墨烯中大量的含氧基团氧化并发生聚合反应, 最终生成RGO/PANI导电复合材料, 当苯胺用量为1 ...
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累托石粉体, 考察了喷嘴进口温度对制备的累托石粉体表面性质、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将累托石粉体分别加入到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和丁腈橡胶(NBR)中,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改性累托石/橡胶复合材料, 研究了累托石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状态及其对基体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 随着进气温度的提高, 与累托石复合的KH550的量也随之增加; KH550分...
采用多聚磷酸(PPA)/P2O5弱酸体系, 通过傅克反应(Friedel-Crafts reaction)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功能化改性, 加入己内酰胺后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功能化碳纳米管(F-MWCNTs)/尼龙6(PA6)复合材料, 并熔融纺丝制备复合纤维。通过TEM、TG、DSC、SEM及力学性能测试对复合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在MWCNTs表面成功地接枝了氨基, F-MWC...
曹红红,男,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他的研究方向及水平地位:(1)生态建筑材料-钢渣的活化技术及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属国内领先水平,已申报发明专利(待授权);(2)耐磨蚀复合材料-开发的耐磨蚀涂层材料在煤矿、钢矿山大量应用;(3)材料物理化学一项相关成果已申报发明专利(待授权),一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待授权)。
刘亚青,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山西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共山西省省委联系的高教专家,山西省333人才工程高级人选,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所属学科为材料学,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塑料改性与成型技术。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多篇,撰写专著2部,多项科研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获山西省高校科技...
利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及分离式Hopkinson拉杆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S4C9-1200/SY14的两种不同铺层角度层合板([0]16和[±45]4S)进行了应变率为10-3~103s-1下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从应力应变曲线和试样破坏断口分析了材料的应变率效应、纤维损伤和界面脱粘损伤。实验结果表明:[0]16层板破坏时表现出典型的不规则脆性破坏,纤维的损伤具有初始门槛值,而纤维的强化存在应变率...
由于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室唐芳琼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受邀撰写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综述。近日,这篇题为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biocompatibility, and drug delivery的文章,发表在新一期的《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
武高辉,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 轻质高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一体化成型研究;2.仪表级、光学级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3.耗散防热复合材料研究;4.高温复合材料(纤维增韧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超轻质耐高温泡沫材料)及其构件成型工艺研究;5.功能型复合材料(撞击吸能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电子封装复合材料、自润滑复合材料、广谱电...
林红,198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96年获日本名古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目前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主任助理(外事),担任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致力于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备、纳米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化学、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化学与电化学,以及基于这些先进纳米材料科学的新能源利用,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李云涛,男,1975年出生,博士,西南石油大学教授,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
“生物质复合材料助推低碳经济”学术交流会及“2011中国国际生物质能产业大会暨展览”,于2011年11月28-29日在上海召开。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原料, 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Fe3O4/PNIPAM纳米复合微球。用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仪(TGA)及Zeta粒度仪(DTS)等手段对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单体(NIPAM)、交联剂(MBA)、乳化剂...
石墨烯赋予聚合物材料优异的导电性,制备聚合物/石墨烯导电塑料是近年来聚合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有效地提升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有效地使石墨烯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不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石墨烯在大多数聚合物体系中表现出较差的分散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