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环保工程 >>>
搜索结果: 271-285 共查到农业环保工程相关记录910条 . 查询时间(2.265 秒)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一批共16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桂林试验站位列其中。
2020年10月17-18日,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东北农业大学共同主办,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中国知网协办,黑龙江德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赞助的2020“东北黑土地保护高端论坛”暨“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我校成功召开,论坛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工程院汪懋华(在线)和陈学庚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朱明院士,以及来自全国的相关知名专家学者,黑龙江省科协领导、我校教师代表、企业家...
2020年09月24-2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20大循环-农业农村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国际研讨会(2020 Great Cycle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ural Biowaste-to-Resource)”以网络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会议主会场设置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在本次研讨会开幕式上,...
2020年9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颁布的《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对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及监管等环节予以规范。《农用薄膜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农用薄膜监督管理,防治农膜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有力举措。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于寒青课题组主持完成的“利用多同位素技术解析农业面源污染物来源”研究,入选了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发布的2019年度我国核技术农业应用十项重大新进展之一。该成果对流域农业污染溯源与控制示踪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周春生,男,汉,博士,副教授,山东单县人。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测量实验室主任,“测量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200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获农学博士学位。
日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系硕士生曾维深、罗子锋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区,IF=7.246)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1区,IF=6.551)上分别发表了题为“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pig farm biogas slurry by the ca...
吴希媛,1983年7月出生,女,中共党员,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控。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0.09-2004.07,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2004.09-2011.03,浙江大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2011.07-2015.03,临沂大学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研究所,讲师; 2...
A cost-effective and eco-friendly engineering method to improve biochar’s physicochemical and sorption performance is critical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micro-nano-engineer...
朱文静,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1.基于多维光信息的农业信息感知;2.农业物料与农产品无损检测。
在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兵团重大科技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针对农田地膜“回收率低、含杂率高、资源化利用困难”的共性问题,团队从全产业链入手,提出农艺、农机、农膜相结合新理念,开发的残膜回收新产品回收率达到90%以上,含杂率低,为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技术示范面积超4万亩。2018年~2020年,团队在兵团第一师十团、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库尔勒地区尉犁县等地开展...
“这是一个敏感地区,你知道有多敏感吗?!”刚见到记者,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宋长春就抛出了这个问题,毫不掩饰心痛的情绪。
潘君廷,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工作,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厌氧消化强化和好氧堆肥减排及其微生物机制,粪便、秸秆、农村生活污水和农田尾水生态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各种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堆肥装置优化设计。近3年来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2篇。
2019年9月21-22日,时值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建所40周年之际,“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第八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同时召开。会议聚力科技创新,共商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明确科研攻关方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合成,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旭院士等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孔明院士主持。
近年来,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考虑,以农业废弃物作为反硝化脱氮外加碳源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研究旨在优选出适合作为反硝化外加碳源的农业废弃物,在降低生物脱氮成本的同时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