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生物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168条 . 查询时间(2.611 秒)
21世纪是脑科学的世纪,脑图谱是理解脑的脑结构和功能的基础,是图像图形学与脑科学的前沿交叉领域。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脑图谱专业委员会定位于促进对脑结构的组织原理及其信息处理规律的理解,加深脑科学对类脑智能研究的指导作用,催生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突破,提升我国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水平和学科引领地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潘庆民研究组和韩兴国研究组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大型植物功能群剔除实验,结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Cedar Creek的物种剔除实验,发现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多样性丧失的情景下可表现为正相关、不相关、负相关和单峰曲线等关系,部分物种丧失后剩余物种的补偿作用,即补偿效应是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负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1年。2008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太原)落户我院。2017年成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支持单位。2019年10月,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生命科学学院与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整合,成立新的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现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和中药资源与开发四个本科专业,以及生物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已建立起完整的本科生、硕...
臧建业,教授,博导。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构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到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健康科学中心全国犹太医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Cell, Proc. Natl. Acad. Sci. USA.,J. Biol. Chem.等杂志上共发表过论文...
2020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已实现粮食累计增产209.5亿斤,但针对环渤海地区1000万亩盐碱荒地未找到有效治理措施。2020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提出了利用环渤海地区盐碱地种植耐盐牧草建立“滨海草带”的设想。
近日,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植物专题之课题三"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综合评估”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的许琨、黄华、朱文浩(科考分队编号〔2021〕260号)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芒康县、左贡县、八宿县,林芝地区的察隅县开展了为期10余天的青藏高原旗舰、极度濒危和球根宿根类植物调查评估与综合保护调查。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CP/MOP10-NP/MOP4)于2021年10月11日在中国昆明开幕,2021年10月15日圆满闭幕。本次大会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来自140多个《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50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带队,我院40余名科学家和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大会。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地表过程与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组博士生谢路路在尹春英研究员的指导下,以西南亚高山优势树种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为试验对象,通过控制实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包括5个水分梯度,即田间持水量(FC)的40%、50%、60%、80%和100%,和3个N添加浓度(0、20、40 g N m-2yr-1的硝酸铵),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MT),实时测定NH4+-N和...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 ECM)作为植物养分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与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背景下,ECM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水分和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效应。日益增加的大气氮沉降和降水格局的变化正在改变着生态系统中的水、氮有效性,这将对植物及与其共生的ECM真菌的群落和功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
2021年10月8日电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于2021年10月11-15日在中国昆明开幕。2021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发布会在昆明植物园召开,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平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作为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的一项重要成果,由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信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生物科技战...
外生菌根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可与植物的根形成互惠共生体,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源的同时,为寄主植物提供其从土壤中获取的氮磷等矿质元素,在寄主植物抗逆性形成与快速定植,促进森林植被恢复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造成的氮沉降、土壤酸化、栖息地丧失等因素的影响,包括亚齿菌属(Hydnellum)在内的许多外生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子实体丰度都呈显著下...
随着细胞重编程、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再生生物学进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助力解决组织替代、功能修复、衰老干预、疾病治疗等一系列生命医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难题。面对科学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亟需建立以再生生物学为核心的开放数据库,以存储世界范围内的组学研究数据为基础,推动再生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的不断发展。2021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
2021年10月1日,Trends in Bio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何进教授研究团队的观点型论文“The spatial position effect: synthetic biology enters the era of 3D genomics”(空间位置效应:合成生物学迈向了三维基因组时代),该研究首次提出“空间位置效应”的概...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团队在免疫检查点受体分子的配体识别机制及抗体药物作用机制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Cell Research》《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EMBO Reports》等,为理解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免疫检查点分子为基础的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