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化学生态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化学生态学相关记录124条 . 查询时间(8.041 秒)
韩文轩,男,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化学计量生态,生物化学地理,植物功能属性和全球环境变化。科研项目:1、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华北地区自然植物群落资源综合考察”课题“东西向样带植物生态属性调查”(2011.9-2016.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北方森林植物多元素重吸收特征及其生态驱动机制”(2015.1-2018.12);3、科技部973项目“亚欧内陆荒...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约占我国草地面积之40%,高寒湿地占我国现存天然湿地之36%。为定量这些高寒生态系统在温室气体源汇中发挥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旭日课题小组依托纳木错站开展了温室气体通量的定位观测(2008−至今),近期在青藏高原草地和湿地CH4通量方面取得进展。 (1)依据连续6年的观测资料(2008−2013),定量了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C...
酸化和污染是当今全球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两个重要环境问题,它们同时存在、共同影响着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功能。但是,目前海洋酸化和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曾祥峰等对近百篇文献相关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首次发现海洋酸化和污染之间存在正反馈作用。海洋酸化改变了重金属的形态进而增加了其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同时减少了有机污染的降解;重金属、石油等造成的海洋污染降低了海洋光合作用...
甲基汞具有神经毒性,容易在食物链中累积放大,是已知毒性最大、分布最广的有机汞化合物。除去工业生产排放以外,环境中的甲基汞被认为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对无机汞的生物甲基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其他的甲基化途径知之甚少。
通过人为控制CO2浓度(700、400 μmol·mol-1)和氮素水平(120 kg N·hm-2),研究了CO2浓度增加和氮沉降及其交互作用对北界(辽宁庄河)栓皮栎幼苗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CO2浓度升高使栓皮栎幼苗叶片的形态、光合色素含量和氮含量有减小的趋势,暗呼吸速率较对照降低63.3%,可溶性糖增加2.6%.氮沉降对栓皮栎叶片的形态和光合色素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N含量增加...
农业生态系统中较低的氮肥利用率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双氰胺(DCD)是一种高效并且专性抑制土壤硝化活性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和活性来显著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淋失及温室气体N2O的排放,而对其他土壤微生物没有显著影响.影响DCD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壤温度、pH值、质地、有机质含量及水分含量等.近些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微生物介导的DCD硝化抑制...
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过程是连接碳循环和氮循环的重要桥梁.该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人们对全球碳氮生物化学循环的认识.甲烷作为反硝化外加气体碳源,既能调控大气甲烷平衡,有效减缓由甲烷引起的温室效应,又能降低反硝化工艺中因投入外加碳源带来的成本.因此近年来甲烷氧化反硝化耦合反应及其机理研究倍受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了好氧和厌氧两种类型的甲烷氧化反硝化过程,重点对其微生物耦合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同...
在位于浙江省临安市的青山水库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8个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比较了样品中As、Cr、Cu、Ni、Mn、Pb、Zn等7种重金属总量的差异,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重金属不同形态(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进行分析.采用地积累指数法(Igeo)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青山水库不同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毒性与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青山水...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响应规律和陆地植物适应对策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对不同生态系统植物C∶N∶P的影响、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光合途径物种元素的影响,以及氮沉降对土壤植物元素影响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等基础上,从植物生理特性和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揭示了其可能存在的内在机理,以期为研究C、N、P化学元素在土壤植物之间传递与调节机制、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
王静,女, 1977年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仪器分析在化学生态学中的应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分析。
在最为典型的互惠共生体系植物—昆虫育幼传粉系统中,植物和昆虫的繁殖都直接依赖于对方,联系两者的“信号”是维持该系统稳定共存的关键。榕树与其专性传粉昆虫榕小蜂组成了高度专一的植物—昆虫育幼传粉系统,榕树依靠榕小蜂传粉产生种子,并为榕小蜂提供繁育场所。在该系统中,榕小蜂只在榕树处于雌花期时进入果腔传粉并产卵,而只在雄花期的榕果内收集花粉。那么,榕树是通过发出什么“信号”指挥它的合作伙伴的呢?针对这一问...
为了探讨CO2海底封存潜在的渗漏危险对于海洋生物的可能影响,以大型钙化藻类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控光控温条件下,通过向培养海水充入CO2气体得到3种不同酸化程度的培养条件(pH 8.1、6.8和5.5),24h后比较藻体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情况。结果显示:相对于自然海水培养条件(pH 8.1),在pH 6.8条件下培养的小珊瑚藻光合固碳速率得到了增强,...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荷兰古生态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海底释放的甲烷将可能会导致地球上再次出现生物大灭绝。研究人员认为,根据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特点,生物大灭绝似乎比预想中更容易触发。
水培条件下,以"香港白花"芥蓝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不同浓度镉(0、1.0、2.0、4.0、8.0 mg/L Cd)处理对芥蓝幼苗根系质膜过氧化及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芥蓝根系活力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而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表明...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长期胁迫(15 d)对翡翠贻贝内脏团和外套膜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脂质过氧化(LPO)水平(以MDA含量表示)的影响,以及受胁迫翡翠贻贝在清洁海水中恢复阶段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胁迫阶段,0.5和2.5 mg·L-1DBP下翡翠贻贝内脏团SOD活性表现为先抑制后逐渐恢复,12.5和62.5 mg·L-1...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