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分子遗传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分子遗传学相关记录691条 . 查询时间(1.067 秒)
近年来,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简称ST)的突破性进展使得研究人员在全基因组层面测量组织切片中特定空间位点的基因表达信息成为可能,这为研究人员破译组织的空间结构,理解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条件。组织切片中具有相似基因表达空间模式的区域形成组织中特异的亚结构(简称为空间域)。精确破译空间域是空间转录组数据解析中最基本和关键的环节。然而,适用于单细胞异质性识别的经...
精英论坛学术报告-肖武汉。
2022年3月4日,国际植物学领域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谢芳研究组与巴黎萨克雷大学/巴黎萨克雷植物科学研究所Florian Frugier教授研究组合作的题为“NLP1 directly controls expression of the peptide-encoding CEP1 gene in response...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析工程学院罗细亮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自组装的DNA纳米平台,用于细胞内miRNA的原位成像和定量分析。该成果以“A Cell-Anchored and Self-Calibrated DNA Nanoplatform for in situ Imag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miRNA in Live Cells: Intro...
顾志敏,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植物逆境胁迫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主要从事水稻或其它植物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研究工作。承担研究课题2项,发表主要论文11篇。主讲课程:研究生课程:《分子遗传学》、《保护遗传学》;本科生课程:《遗传学》、《基因工程》。
饶玉春,男,1984年生,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双龙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2022年),浙江省发明协会理事、植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物学会会员,浙江省遗传学会会员。2011年7月至今在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Bulletin, New Phy...
陈析丰,男,1980年生,博士,教授,博导,遗传学学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分子遗传学,长期从事作物-病原互作分子机制、植物碳-氮代谢调控机理、细胞凋亡发生机制等理论研究,以及作物抗病、优质、高产的遗传育种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Communicatio...
RNA既能像DNA一样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又能像蛋白质一样催化反应,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可能使用RNA这一类分子同时承担“遗传物质”和“酶”两个角色。但是,在前生命环境中,RNA的自发合成仍存在挑战,所以,科学家推测在地球生命进化早期,可能存在更简单的核酸分子,作为原始的、前RNA遗传物质。
毛雪飞,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现任教于新乡学院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学院,主讲《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课程。
孙加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遗传学解析与分子设计育种。学术兼职:第五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德国洪堡学者;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5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择优支持; 2016年度金龙鱼农业科学青年英才奖。授权专利:1.发明人...
夏志辉,男,教授,博导,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研究领域:植物分子遗传学。获得专利:夏志辉,赵天龙,景晓辉,翟文学,李明容,黄惜,何朝族,受水稻白叶枯病菌与细菌性条斑病菌诱导的启动子及应用,专利号:201410017746.3 (中国);夏志辉,翟文学,李明容,曹玉鑫,花龙,黄惜,一种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其在抗植物真菌病害中的应用,2012.12,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489112.9。成...
曹新,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南京医学大学基础医学院任教,先后承担学校《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医学导论》和《基因组与生命组学》等课程教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生物医学导论》第2版。研究方向为听觉功能与遗传性耳聋,主要利用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新的耳聋致病基因并揭示其发...
刘洪,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分子遗传学,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生机制研究。主持课题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发表SCI收录文章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司大勇,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物基因组学、遗传病的分子遗传学。发表多篇SCI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遗传多态性对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降压疗效的影响及机理研究等项目2012.1-2014.12,等项目。
突触可塑性是神经元响应神经活性的变化调节其突触传递效能的特性,被认为是大脑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基础。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树突表面被称作树突棘的膜状突起是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主要接收位点。大脑海马区CA1兴奋性神经元的长时程突触增强(LTP)是突触可塑性的经典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神经活性依赖的树突棘膨大及位于树突棘突触后膜的谷氨酸神经递质受体AMPA受体数量增加,这两种变化分别代表了树突棘的结构与功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