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 地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地理学相关记录107条 . 查询时间(0.371 秒)
龙明忠,1979年4月生,男,贵州大方人,博士,副教授,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地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环境土壤学、水土保持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近5年,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贵州省科技基金2项,参与贵州省科技基金、教育厅基金7项 。已发表署名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18篇),授权专利5项。
森林生态系统蓄水能力是指森林冠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能够截留和储存的水量,占陆地水循环的25%以上。然而,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蓄水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尚未在全球尺度得到清晰刻画。
中国一半湖泊都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围绕青藏高原湖泊碳源汇之争悬而未决。本研究通过现场监测和数据整合,探讨了近二十年青藏高原水体碳交换过程和特征,为准确评估生态系统碳库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并为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蒙古高原横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俄罗斯南部等地区,是世界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也是当前中国、俄罗斯、蒙古国社会经济重点合作的区域。该区域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全球气候变化剧烈响应区和区域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更是我国长期研究不足、资料短缺,亟待开展科学考察的重点区域。杨雅萍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本区域研究,承担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蒙古高原(跨界)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第一课题“蒙古高原资源环...
中国西北地区在过去六十年经历了以气温上升(变暖)、降水增加(变湿)为主要特征的“暖湿化”现象。尽管降水是描述区域干湿变化最重要的指标,但是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其他气象因子可以通过影响潜在蒸发量来改变区域水分平衡,进而影响植被生态系统,因此综合考虑上述气象因子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能更好地反映区域水分平衡异常及植被生态系统响应。研究采用SPEI指标,从水分平衡角度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干湿...
荒漠生态系统是陆地主要生态系统之一,主要提供防风固沙、土壤保持、固碳、水文调节和控制、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文化旅游等生态服务。荒漠生态系统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全球约30亿人口的生活地域,其形成和发展是干旱气候、地表过程和植被演替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根据岩石-土壤特点、热量条件、优势植物(建群种)、地表物质组成、植物群落和环境特征、气候...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5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率高达40.5%,其中面上项目1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直接经费709万元。
2022年8月20日至23日,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黄土与土壤地层工作组、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织的国际黄土会议(The 2022 INQUA LoessFest)在线上召开。国际黄土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围绕风成沉积与古环境的前沿科学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中蒙俄经济走廊和蒙古高原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纬度地带性分异特征明显,是全球气候变化剧烈响应区和东北亚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王卷乐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本区域研究,在土地退化、荒漠化、河流水体提取、草地产草量、植被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2022年7月14日,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第五个中期行动计划中国咨询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CNICIMOD)主席张亚平,ICIMOD主任白玛·嘉措参加会议并致辞。
2022年6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无人机低空公共航路规划与仿真验证系统”(简称ARPS系统)结题验收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该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樊邦奎院士、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许浩主任、中科院重大任务局光电空天处肖伟刚等专家、领导和项目团队主要技术骨干成员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2年6月16日,纪念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第二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举办。
2022年6月16日至17日,第五届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AOGEO)国际研讨会通过线上形式举行。
纬度多样性梯度格局(Latitudinal Diversity Gradient,LDG)是地球上最广泛、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之一,即随着纬度的增加,生物多样性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早在1807年Alexander von Humboldt就提出了LDG的雏形,直至1966年Eric Pianka才系统地提出LDG的概念,并对相关科学假说进行了综合性地归纳与梳理,至此LDG成为生态学和生物...
杨武(https://person.zju.edu.cn/en/wyang),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环境过程所副所长,浙江大学-航天创智智慧生态与绿色发展联合研发中心(筹)主任。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和地方重点项目十余项,同时作为技术负责人为浙江省大花园建设提供支撑。课题组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