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空间天文学 >>> 红外天文学 紫外天文学 X射线天文学 γ射线天文学 中微子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空间天文学相关记录955条 . 查询时间(2.259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通过研究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望远镜(Gaia)取得的数据,发现591颗高速星,其中43颗能够摆脱银河系引力束缚,未来飞出银河系。这是自第一颗高速星发现以来,一次性捕获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将人类历时15年使用多个望远镜发现的高速星总量(550余颗)翻倍,使目前发现的高速星数量突破1000颗,扩充了高速星的样本。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2020年12月17至18日,暗物质与空间天文发展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2020年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组织举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等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有效载荷各单位科研人员代表,实验室团组首席及部分研究骨干参加了会议。会上,实验室主任常进院士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了2020年实验室工作情...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7日发布消息说,由该院牵头承担的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又称“鸿鹄专项”),其科学数据共享服务门户网站——临近空间数据共享服务系统近日已正式上线,为全球用户提供多学科领域临近空间科学数据的多模式检索、信息在线浏览与下载服务。中科院空天院介绍说,鸿鹄专项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由中科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承担建设,集成专项历...
2020年11月14至16日,紫金山天文台(紫台)第十五期“西天取经”论坛——暗物质与引力波研讨会在紫台仙林园区顺利召开。本期论坛由紫台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承办,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理论所、广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犹他大学和韩国中央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的数十名青年专家学者与会,由紫台青促会提供经费支...
太阳风中的高价重离子和地球大气逃逸出的中性成分碰撞,发生电荷交换(solar wind charge exchange, SWCX),从而辐射X射线。以此为原理对地球磁层进行X射线成像探测将有望首次在大尺度上揭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在成像探测过程中,视线方向的X射线信号将被叠加,损失掉了一个维度上的信息,因此最终观测到的二维图像将无法提供视线方向的信息。但是,磁层顶是三维结构,如何通过...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周煦之、宗秋刚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李京寰、杨帆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构建自洽的等离子体平衡态模型,对太空中观测到的嵌套型磁洞进行了动理学重构。该模型与观测结果高度一致,证实了磁洞作为稳定的抗磁结构,其磁场强度的下降源自于其束缚的等离子体。这一工作为理解太空中磁洞的形成及其在空间等离子体湍流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启示。相关成果以“Self-consistent kinetic ...
2020年11月7日-9日,由中科院地化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小组、中科院地化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云南省高校XX重点实验室(军民融合)承办的“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专题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会议共邀请了中科院地化所、昆明理工大学、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中科院空间应用技术中心、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西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科院云南天文台、澳门科技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早已与多家美国太空公司建立起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引爆点”(Tipping Point)技术,即潜在的革命性太空技术。 而据NASA官网近日消息称,NASA持续和工业界合作,协同开发一系列技术——包括与14家公司签下了价值数亿美元的“引爆点”技术合同,以争取在10年后,实现在月球的持续生存,并为载人火星任务铺平道路。
由中山大学牵头的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中心开始建设。该中心将重点开展致密星与引力波源、恒星与系外行星等多个天文学领域的研究,打造粤港澳天文学研究平台。据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余聪介绍,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简称CSST)计划于2024年发射入近地轨道开展巡天观测,是中国的空间光学天文台,将为中国科学家提供观天利器,为中国开展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2020年10月22日至23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委托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依托国家天文台)在北京组织召开“载人空间站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工程研制与科学研究交流会”。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的有关领导,中国科学院空间工程与技术应用中心、国家天文台、长春光机所、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京天光所、上海技物所、高能...
2020年9月25日,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9大领域的50位青年科学家经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李婧研究员荣膺天文和地学领域“科学探索奖”。李婧,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致力于面向天文应用的太赫兹高灵敏度超导探测技术研究。先后在空间天文应用太赫兹超导混频、大规模阵列超导探测器芯片和单片集成三维谱仪等多个方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曾获得国家基金...
中国科技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张国庆教授团队,发现一种亚克力树脂在γ射线的辐射下可以定量释放酸性物质。基于此,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全新的可用于检测γ射线辐射剂量的亚克力树脂薄膜传感器,可通过薄膜荧光颜色变化直接判断辐射剂量的大小。研究成果日前表于《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上,并且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国际专利的申请也在进行中。
近年来,宇宙线对全球天气/气候的影响逐渐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作为地球大气电离的主要电离源,宇宙线不断与大气粒子相互作用产生次级粒子,通过一系列的级联反应改变大气电离率、电导率以及电场强度,并通过传导作用改变全球大气电流环路以及整个地球大气的电学环境。闪电活动不仅是大气电学的核心过程、维持全球大气电流环路的重要环节,而且是破坏力巨大、全球频发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因此,研究影响闪电活动变化的...
激波是空间和天文中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物理现象,在能量耗散和高能粒子加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太阳风暴(CME)驱动的激波可以产生持久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和射电暴,具有重要的空间天气效应。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刘颍研究员团队在CME驱动激波的三维形态和运动学、激波粒子动理学、激波特征与高能粒子释放的关系、激波与日冕波动的关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近期,科研团队进一步研究了近日太阳风条件下激波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