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射电天文学 >>> 射电天体物理学 射电天文方法 射电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射电天文学相关记录425条 . 查询时间(0.54 秒)
近日,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应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组织邀请,作为参与国际SKA相关工作的科学家,接受SKA总部官方杂志Contact专访,并登载在最新一期杂志(2020年第6期)的人物专栏中。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申请的项目将交由“中国天眼”科学委员会和时间分配委员会进行评审、提出项目遴选建议,并于8月1日起分配观测时间。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对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科研进展进行总结。该杂志最新选出的2020年10项重大发现涵盖了物理学、医学、天文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成果。这十大发现包含科学家抗艾研究的最新成果。艾滋病病毒能以“潜伏”形式藏匿在“病毒储存库细胞”中,基本不发生转录,因此不会被免疫系统发现,而“激活并杀死”疗法旨在逆转这种潜伏。《自然》杂志表示,两个研究团队分别介绍了对动物模型的干预策略,这可能是迄今...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4日,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新闻与观点栏目评选出2020年度十大科学发现。除了影响2020年全球人类健康的新冠肺炎研究外,HIV治疗、冷冻电镜和快速射电暴等领域也受到关注。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4日,学术杂志《自然》(Nature)新闻与观点栏目评选出2020年度十大科学发现。除了影响2020年全球人类健康的新冠肺炎研究外,HIV治疗、冷冻电镜和快速射电暴等领域也受到关注。今年的十大科学发现共涉及15篇学术论文,13篇发表在《自然》,其余2篇发表在《科学》杂志。北京师范大学林琳博士等人的快速射电暴研究入选。
2020年12月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获殊荣,成功入选2020-2021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于1981年,是经国务院确认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主管单位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单位是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国家优质工程奖评定注重工程质量的全面、系统管理。此次全国只有十五个工程入选202...
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科研人员利用南山观测站26米射电望远镜(NSRT)脉冲星计时观测数据,使用Cholesky变换减小耦合误差的分析方法,得到了87颗脉冲星更准确的自转参数、自转制动和周期跃变,进一步确定其中48颗脉冲星的位置和自行。该工作充分发挥了NSRT在脉冲星计时方面的优势,所揭示的脉冲星自转非稳定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子星物理性质。脉冲星的自转能不断转换为向外辐射的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
欧洲低频率阵列(LOFAR)射电望远镜、双子星天文台和美国宇航局的红外望远镜(IRTF)合作,首次利用其无线电波长发射直接发现了一颗冷棕矮星。这个结果不仅为未来发现褐矮星铺平了道路,而且迈出了将射电天文学应用到系外行星领域的重要一步。
为全面反映我院信息化建设进展及应用成效,由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发布征集的2019年度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评选结果于近期揭晓,上海天文台选送的“中国SKA区域中心原型系统”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优秀案例”。 SKA,即“平方公里阵列”,将是天文学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也是中国参加的第二个国际大科学工程,受到最高领导人的关注。
FAST望远镜2020年初通过国家验收,并立即向全国天文工作者公开使用。FAST望远镜灵敏度高,可观测其他射电望远镜无法探测到的微弱信号。由于FAST工程团队精确的反射面面型控制和FAST19波束接收机良好的偏振特性,使得FAST成为研究快速射电暴偏振的绝佳利器。FAST通过对快速射电暴深度观测取得重要科学进展。
近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的首个科学数据竞赛(SKA Science Data Challenge #1, SDC1) 成果总结已在MNRAS发表。上海天文台作为参赛团队参与了该竞赛,并在总评分名列首位。
快速射电暴是已知宇宙中射电波段最强的爆发现象。它们持续时间极短,释放能量巨大,起源众说纷纭,是现代天文学一大谜题。目前该领域最紧迫的任务是寻找快速射电暴的对应天体。最新观测证实极强磁场中子星(磁星)是快速射电暴的来源之一。这也是目前唯一被观测验证的可以产生快速射电暴的天体。11月5日正式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一组文章报道这一重大突破,其中包含由天文系林琳老师为第一作者的题为《银河系...
近期,《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的两篇研究极端星系起源的论文被加法夏望远镜(CFHT)官方评为研究亮点,并以“Galactic Census Reveals Origin of Most Extreme Galaxies”为题进行了报道。这两项研究工作均使用了CFHT的下一代室女星系团巡天(NGVS)数据,其中一篇论文研究的是超弥散星系(ultra-diffuse ...
近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程康法和副研究员赵晓红等人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给出了大尺度衰减磁场环境下伽玛暴同步辐射的偏振特性,并发现在大尺度的环形磁场模型下,偏轴观测的伽玛暴理论上都会在单脉冲内发生偏振面旋转九十度的现象。
太空中的卫星会影响望远镜观测环境,大量发射卫星的做法已经引起光学天文学家的不满。如今,射电天文学家也开始担忧。10月,下一代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平方千米阵(SKA)团队发布了一项报告,分析了星链计划等向空中发射大量卫星的做法可能产生的影响。射电望远镜的正常运行需要其处在无线电静区。以SKA为例,其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台,投入运行时,天文台方圆十万平方公里内将严禁使用手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