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激光物理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激光物理相关记录1344条 . 查询时间(4.131 秒)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光子学研究中心,基于古希腊梯子光子筛的色散等效操作,利用闪耀光栅实现了多色光纤束的无透镜衍射成像。相关成果发表于Optics Letters。
20222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性地提出了空气激光辅助的单光束相干拉曼散射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大气中温室气体SF6的定量测量,检测灵敏度达到千分之四的水平。空气激光辅助的相干拉曼散射技术,发挥了空气激光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上的独特优势,既实现了单光束测量,又无需复杂的脉冲整形,适用于大气、火场等复杂或危险环境的实时探测,推动了相干拉曼散射技术...
2022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量子涡旋散射的角动量特性及高能粒子量子态操控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从理论上解决了高能粒子散射中的角动量守恒和转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操控高能粒子量子态特性的新原理,相关成果发表在Phys. Rev. D和Phys. Rev. Research上。
2022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非线性自压缩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了利用多薄片级联与非线性自压缩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了周期量级中红外超强超短脉冲。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光学快报》(Optics Letters)。
2022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实验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光学增益调制技术,可以将单频连续激光转换为高相干飞秒脉冲。该方法是获得波长灵活超快脉冲的全新技术手段。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Photonics Research。
2022年1月12日,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先进制造研究中心朱锟鹏研究员撰写的英文著作Smart Machining Systems: Modelling,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cs 由国际著名学术性出版社Springer(施普林格)于2022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同期,朱锟鹏研究员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傅盈西教授合著的专著《激光增材制造在线监控系统理论与技术》由国防工业出版...
本文报道了基于腔内球差在端泵Nd:YVO4激光器中选择单一高阶拉盖尔-高斯(LG)振荡模式的实验研究。在激光谐振腔内使用短焦距透镜引入明显的球差,使具有不同光斑半径的各阶LG模式的光路在空间上发生分离,从而实现对模式的选择作用,1.03W泵浦功率下线偏振1064nm激光能够在LG0,±10和LG0,±33之间以单横模工作。分析发现适当的横模间球差是抑制边模、选择单一高阶LG模式的必要条件,而过大的...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薛飞研究团队提出利用微透镜光纤干涉仪探测微米线机械振子振动模式的新方案。相关成果分别以Measur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lexural vibrations of a cantilevered microwire with a micro-lens fiber-optic interferometer和Determining the orien...
学科方向: 学科:光学。方向:固体激光技术、非线性频率变换与应用。
2021年11月获悉,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汪长安教授团队和机械系闫剑锋副教授合作首次以超快激光诱导构筑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利用超快激光激发界面局部电场强度,调节原子扩散速率和路径,诱导表面缺陷形成以及亚稳态结构迁移,在一系列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中构筑金属-载体界面强相互作用。这项工作为调控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中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熊国欣,物理学教授,洛阳市优秀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物理、激光生物学与激光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021年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先进光子学研究中心(RIKEN Center for Advanced Photonics,以下简称“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AP中心”)共同举办XIOPM-RAP光子学线上论坛暨2021极端激光科学研讨会。会议由西安光机所主办。
近年来从事激光微区化学分析(LA-ICP-MS)、激光光谱学、超快光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方面研究工作。致力于采用不同物理手段量化固体地质样品主、微量元素含量和同位素含量及比值、纳秒和飞秒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理论及实验、近中红外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机理及离体实验。主讲《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光信息处理》、《非线性光学》、《激光医学工程》、《光电子技术》。2011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
程茸,1980年3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2014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做博士后。近五年参与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从事强激光场与团簇相互作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近五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刘均海,男,1964年生。现受聘青岛大学二级教授和一层次特聘教授(资深)、博士生导师,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分别于1984、1990、1999年在山东大学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曾就职于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教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光学研究所、德国Max-Born 非线性光学与超快光谱学研究所等。主要研究领域:新型激光晶体与全固态激光器。近十年来,在Yb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