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声学 >>> 量子声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量子声学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1.011 秒)
刘佳,女,1981年2月生,内蒙古包头市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兼任内蒙古自治区物理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方细明,教授,理学博士,9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现任职湖南师大物理系教授。长期从事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研究工作,在核磁共振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对自旋系统、N-V中心等系统在量子信息处理上的应用研究上有系统深入的研究,部分研究工作在P.R.A, J.P.B等刊物上发表。
丁建文,男,1966年生,湖南省宁乡县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学科带头人,湖南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先后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要从事低维纳米结构器件及其电磁输运性质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系列论文在国...
冉扬强,男,汉族,重庆大足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乌克兰基辅工学院理论物理专业。1989年2月由教育部公派至(原苏联)乌克兰基辅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理论物理,研究方向为量子物理,获乌克兰数学-物理博士学位,1994年回国。 主要从事量子理论、量子信息论、数学物理和薄膜...
近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李世燕教授课题组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温锦生教授、李建新教授、于顺利副教授等合作,在量子自旋液体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其中两项研究成果分别以《Kitaev蜂窝晶格磁体α-RuCl3在磁场致相变前后的极低温热导率》(Ultralow-temperatur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Kitaev hon...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郭建东1996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取得学士学位,2001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田纳西大学做博士后。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现任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系主任;中国物理学会表面界面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
邓元刚,男,1987年12月出生于河南信阳。主要从事超冷原子、分子体系中的自旋-轨道耦合、新奇拓扑态、腔量子体系中的超辐射,以及超冷旋量气体中的偶极弛豫等方面的研究。在Phys.Rev. Lett.、Phys. Rev. A 等等期刊发表论文10篇。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一项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在WTe2样品高压下的电性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成果以题为《WTe2中压力驱动的拱形超导电性及电子结构演化》(Pressure-driven dome-shaped superconductivit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al evolution in tungsten ditelluride)的论文形式发表在2015年7月23日的《自然· 通讯》(Nat...
We study a single polaron in the Su-Schrieffer-Heeger (SSH) model using four different techniques (three numerical and one analytical). Polarons show a smooth crossover from weak to strong coupling, a...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研究组和美国密歇根大学李璐教授实验组等合作,在强电子关联近藤绝缘体材料SmB6的表面态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利用磁转矩测量技术在强磁场下首次观察到该体系中磁化率的德哈斯-范阿尔芬振荡,证明二维高迁移率表面态的存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5日的《科学》上。 三维拓扑绝缘体是当今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类材料当中存在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产生能带反转并在带结构中...
2014年11月10日下午,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孙昌璞做客麓山论坛,为我校师生带来题为“量子物理的新视野——从信息、能源到生命科学”的讲座。副校长匡乐满出席讲座。讲座结束后,校党委书记李民会见了孙昌璞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教授研究组在量子关联动力学演化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组与英国和意大利的合作者利用一个两粒子体系的简单模型,实验上观测到在没有系统环境反作用下经典噪声中量子关联的恢复现象。这项研究成果11月29日在线发表在《自然· 通讯》杂志上。
应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谢晓明研究员邀请,著名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潘建伟院士于2013年10月29日访问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并在超导“果园讲坛”做了题为“量子信息技术前沿进展”的学术报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