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 量子力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量子力学相关记录2983条 . 查询时间(2.35 秒)
薛定谔猫态起源于1935年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提出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该思想实验巧妙地将微观量子效应与宏观系统结合了起来,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引出了一系列关于量子力学诠释的讨论。同时,在应用方面,宏观量子叠加态的制备与调控是量子物理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为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提供了重要资源。我们基于腔磁系统中的磁光耦合性质,利用激光脉冲实现的磁子与光学...
在这个序列讲座里,继续介绍量子纠缠的检验与发展,重点介绍压缩态、EPR纠缠态、猫态的实验实现与最新进展。
2022年11月25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作为牵头单位,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参与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项目“拓扑超导等关联体系的量子态”年度会议,通过腾讯线上会议顺利举行。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教授(责任专家),复旦大学物理系资剑教授(责任专家),中科院院士、基金委副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谢心澄教授,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贾金锋教授、中...
The nonlinear Schrodinger (NLS)type equa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integrable equations. In this talk, we will give a brief review for NLS type equations including NLS equation, derivative NLS equation...
为更好地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职责,凝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基础科学问题,第一届非平衡和超快量子物态国际会议暨第五期物理思想战略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于2022年11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日、德、意等国的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共有18000余人通过观看直播的形式参加了会议。
在这个序列讲座的第二讲里,介绍量子纠缠的检验与发展,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纠缠判定和度量方法,以及压缩态、EPR纠缠态的实验实现与最新进展
I shall start by review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mholes and entanglement in the context of AdS/CFT. I shall then show how the Berry phase, a geometrical phase enco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to...
本报告主要介绍量子密码的基本原理、几种主流的量子密码协议,以及量子密码系统的实现技术,其中以相位编码为例介绍量子密码系统的结构和相关模型构建,最后分享国际上一些典型的量子密码系统及实验,并展望该方向的发展趋势。
“东方”超级计算系统是中国科学院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基于该系统的强大算力,LPC合作组完成了最大3亿格点数的大规模模拟计算,为量子多体问题中高能物理实验密切关注的物理量作出第一性原理预言提供了证实数据。
2022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张强等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关闭定域性、测量独立性以及纠缠源独立性等漏洞,利用类空间隔的纠缠交换光量子网络对实数形式的量子力学进行了检验,以超过5.3个标准差的实验精度验证了实数无法完整地描述标准量子力学,严格确认了量子力学中复数的必要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由于该工作广泛的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基于相变的精密测量上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史保森、丁冬生课题组与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Klaus Mølmer教授和英国杜伦大学的Charles S. Adams教授合作,利用强关联系统的相变提高了里德堡原子对微波电场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相关成果以“Enhanced metrology at the critical point of a many-body...
精密测量院吕宝龙研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马龙生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高精度镱原子光钟,该光钟的频率稳定度达到E-18量级。相关成果2022年10月18日发表在计量学期刊《Metrologia》上。研究团队突破了镱原子光钟的多项关键技术,在黑体辐射频移的精准控制、直流Stark频移与原子碰撞频移的抑制、钟激光频率稳定度的改善等方面采取了系列创新措施,实现了光钟稳定度的大幅度提升,特别是采用了量子化轴...
2022年10月9日,精密测量院量子可积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史海龙、万青昆与西北大学教授杨文力、王晓辉等合作在量子电池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证明了量子相干或量子纠缠在量子电池产生可提取功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量子资源。相关研究成果2022年9月23日发表在物理学领域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等人与西班牙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验证了基于局域操作和共享随机性(LOSR, Local operation and shared randomness)理论框架下的真多体非局域性,结果表明用两体或三体非局域关联无法解释自然界产生的所有关联。该成果2022年10月4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选为...
近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罗光教授指导2020级研究生熊露霖在欧洲物理学会旗下经典期刊“欧洲物理快报EPL”(EPL:A letters journal exploring the frontiers of Physics)上发表论文,报道了课题组在超对称量子力学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论文题目为“A new shape invariance form of the trigonometr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