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 量子力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量子力学相关记录2983条 . 查询时间(2.402 秒)
2022年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吴凯丰与副研究朱井义团队,在胶体量子点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再获新进展。该研究观测到CsPbI3量子点在红外飞秒脉冲作用下的布洛赫-西格特位移,并揭示了激子效应对相干光学位移的调制作用。
2022年9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1121组)吴凯丰研究员与朱井义副研究员团队在胶体量子点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再获新进展,观测到CsPbI3量子点在红外飞秒脉冲作用下的布洛赫—西格特位移,并揭示了激子效应对相干光学位移的调制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王亚等人在金刚石量子器件制备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基于自对准的光子学器件制备加工技术,可将氮-空位色心这一原子级量子传感器以纳米级精度加工到金刚石器件最佳工作位置,实现接近最优光学探测性能的量子传感器阵列。这项研究成果以“Self-aligned patterning technique for fabricating high-pe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elected four algorithms to serve as standards for public key security in the pending era of quantum computers, three of which are based on technology devised by a team of Brown...
2022年9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 (1121组) 吴凯丰研究员团队等在胶体量子点超快光物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观测到CsPbI3钙钛矿量子点中激子精细结构裂分导致的系综量子拍频,并提出了一种通过温度诱导晶格畸变进而调控裂分能的新机制。
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1970年3月生于浙江省东阳市。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5年获该校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获实验物理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凝聚态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纳米量子系统的构造、组装和结构与物性调控研究。1963年8月生于安徽省怀远县。1994年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A new textbook authored by a Cornell professor molds scientific subjects such as quantum mechanics, thermodynamics, crystallography and electromagnetism, all under the umbrella of the semiconductor ma...
2022年8月25-27日,量子计算青年国际论坛在江苏溧阳举行。论坛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旨在促进国际量子计算领域的原创创新,助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国内外量子计算领域的优秀青年科学家逾百人线下参会,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7200人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石发展、孔飞等人在微波磁场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 NV)色心量子传感器实现了皮特斯拉水平的高灵敏微波磁场测量。该项研究成果以“Picotesla magnetometry of microwave fields with diamond sensors”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高安全量子密钥分发的实用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的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银振强、王双、陈巍等提出了兼具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误差容忍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并从安全性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证实了该协议对源端非理想特性具有极强的容忍能力,有力地推动了新一代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实用化进程。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8月3日在线发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非局域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将高维纠缠光子的总体探测效率提升到71.7%,从而实现了无探测漏洞的高维贝尔不等式检验。该成果2022年8月3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教授、江敏副研究员等在量子精密测量和超越标准模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利用超灵敏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实现了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玻色子直接搜寻,质量大于65μeV的轴子观测界限提升国际纪录至少10个数量级。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7月26日以“Limits on Axions and Axionlike Particles within the Axion Win...
2022年8月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包小辉、张强等,将长寿命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频率转换技术相结合,采用现场光纤在相距直线距离12.5公里的独立量子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相关研究成果以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的形式于7月28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美国物理学会(APS)下属网站Physics以”Distant Memories Entangled”...
2022年7月27日午间,由合肥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联合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卫星的科学目标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基于微纳卫星和小型化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为构建低成本、实用化的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