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物理学相关记录1942条 . 查询时间(2.187 秒)
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所在学院。2022年元月,在学校新一轮学科调整背景下,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原物理系融合建立。
标准模型预言中微子没有质量,但从中微子振荡实验知道,它们一定是有质量的。特别是,为使中微子在它们的三种“味”之间振荡,它们的平方质量差必须不为零。振荡数据表明,至少有一种中微子态的质量必须约大于50 meV,但是观测结果没有告诉我们这3种态中哪一种最重(数据容许有两种可能的质量顺序,称为“正常的”和“反转的”)。
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周又和教授撰写的专著《超导电磁固体力学》(上、下册)在获202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以及集成电路工程。报考电子信息专业的复试笔试考试科目包涵《半导体物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详见附件)。
近日,依托兰州大学建设的量子理论及应用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立项,这是学校在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
邓将华,性别 :男,出生年月:1980年6月,系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学位:博士,职称:教授。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地区大学新区学园路2号邮编:350116,电子邮箱:jhdeng@fzu.edu.cn,电话:0591-22866793。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国盾量子 证券代码:688027)创办于2009年,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量子信息技术的全面产业化为己任,主要从事量子保密通信产品、量子计算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公司践行“量子科技 产业报国”理念,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中国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天马65米射电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了碳氧离子射电复合线。基于此发现,该团队准确测量了M42电离区的碳氧离子丰度。研究成果表明,离子射电复合线有望成为测量元素丰度的常规手段,对精确测定星际空间,特别是高度消光区的元素丰度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发现于近日发表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
孙普男,男,1963年3月15日生,吉林省梨树县人。1985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核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7月分配到黑龙江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93年5月调入黑龙江大学物理系工作。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工作一年,从事超低温下原子核衰变射线角分布测量的研究课题。2003年6月,任黑龙...
徐四六,男,光学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和咸宁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23年2月21日至22日,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教师谢成诚、肖菊兰、袁曦、刘洪利、陈琦在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容冠电磁兼容测试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电磁兼容测试培训。
陈锦晖,1999年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6年在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工作,从事加速器注入引出技术,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2015年被聘为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加速器中心副主任。从参加到负责BEPCII注入冲击磁铁及脉冲电源的设计、研制和运行;负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注入引出系统的研制;先后主持过两...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团簇构造、功能及多级演化”重大研究计划2022-2023年度学术交流在哈尔滨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黑龙江大学承办。会议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鼓励项目以团簇研究为核心,精准反映构效关系,争取在指南要求的各重点方向都有所创新。本次交流会围绕重大研究计划科学目标进行多学科交叉,找出团簇的特性,提出或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推动项目实现重点突破。
中子滴线(the neutron drip-line)给出了原子核存在的边界极限,即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在质子数一定时最多能包含的中子数。对处于滴线的原子核,如果再添加一个中子,它将不再是一个束缚的体系,从而中子会“滴出”。测绘滴线位置是现代核物理的一个主要科学目标。滴线边界成了验证和校准各种核理论模型的试验场,对我们认识中子星和超新星爆发环境中宇宙元素的生成起源非常关键。最近两个研究组的实验扩展了我...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在RHIC-STAR国际合作的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该成果或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中的强相互作用提供一个新方向。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