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正畸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库 口腔正畸学相关记录3485条 . 查询时间(3.266 秒)
通过对骨性Ⅲ类错 患者硬组织面型聚类分析,研究各亚类软硬组织面型间的差异,加深对骨性Ⅲ 类错 患者面型构成的认识。方法 选择344例18~25岁女性骨性Ⅲ类错 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头颅侧位片上测量反映软硬组织面型的22项指标,根据硬组织面型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各亚类软组织面型特征,进行软硬组织面型的相关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将骨性Ⅲ类错 患者分为10个亚类,有40%的骨性Ⅲ类错 患者软硬组织矢状面型...
模拟微种植体不同高度与角度植入成年人上颌后牙区并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其周围骨密度值。 方法 选取30例成人CBCT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对上颌骨进行扫描重建,从上颌第一前磨牙远中开始,将每个牙根间区域(不包括上颌结节)距离牙槽嵴顶2、4、6、8、10 mm处作为模拟植入点,分别测量与牙槽骨表面成30°、...
通过研究3种方法记录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再修复患者义齿调 量的差异,为此类患者探寻最佳颌位记录方法,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0名全口义齿再修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对患者分别采用直接咬合法、哥特式弓描记法、哥特式弓联合面弓转移颌位关系法制作3副全口义齿,并比较不同方法在调 前后覆 、覆盖的差异。结果 用哥特式弓联合面弓转移颌位关系法制作的全口义齿调 前后覆 、覆盖的变量差异大于直接咬合...
探索较容易的、成功率较高的人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取104例正常恒牙牙周膜组织,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组织块结合无血清培养法、酶消化结合无血清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及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波形蛋白与角蛋白。结果 采用组织块结合无血清培养法、酶消化结合无血清法都可以成功进行Malassez上皮剩余细胞(ERM)的体外培养,其中采用...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 建立山东地区8~12岁男性儿童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方法 研究山东地区未接受正畸治疗的正常牙合男性儿童81例。选择在判断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颅颌关系中最常用的5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SNA、SN-PP、NSBa、SN-MP、SNB),找出其中与其余4项存在显著相关性的指标SNB;以SNB为自变量,分别建立与其余4项测量指标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
正畸治疗中的牙龈退缩     正畸治疗  牙龈退缩  病因       2014/3/11
牙龈退缩作为正畸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引起牙根部牙本质敏感,牙颈和牙根部龋坏,牙周支持丧失,食物嵌塞,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牙龈退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前牙区和颌骨左侧,共分4度,50%以上的健康人群均可发病,退缩程度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而加重。其治疗首选非手术方法,即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注意炎症的控制,调 ,去除食物嵌塞发病因素;手术治疗主要有软组织移植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槽骨老龄化变化表现在牙槽嵴高度降低、骨质疏松、骨密度减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牙周膜老龄化改变体现在胶原纤维增多,牙周膜厚度变薄,牙周膜的反应性改建能力下降。牙龈老龄化变化体现在牙龈上皮角化程度降低,牙龈结缔组织中的细胞数量减少。随着牙槽嵴高度的减少,边缘龈高度也会降低。骨质疏松会加速正畸治疗过程中牙体的移动,不利于正畸移动牙体在新的位置上的重建与稳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正畸治疗会越来越费时间,...
健康的牙周条件是维持口颌系统健康的必要条件,研究显示:唇腭裂裂隙区易发生深层的牙周破坏,罹患牙龈炎和牙周疾病,唇腭裂人群的牙周疾病进展风险更高,裂隙侧较非裂隙侧更易发生牙周组织破坏;唇腭裂患儿的口腔卫生情况和平均牙龈指数明显差于健康儿童;单侧和双侧唇腭裂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菌斑积聚和牙龈出血;唇腭裂患者的菌斑积聚量和牙龈炎的发生率高于健康人群,双侧唇腭裂患者的菌斑积聚量又高于单侧唇腭裂患者,裂隙侧的菌...
比较上海地区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后的舌侧弓形的特点。方法 测量拔除上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和不拔牙正畸矫治后模型(各30副)得出牙弓的宽度和长度,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将测量结果输入MATLAB 6.1和Plotviewer软件分别拟合出拔牙和不拔牙牙弓的标准舌侧弓形作分析比较。结果 拔牙组前牙区舌侧牙弓宽度、深度均大于不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磨牙区、磨牙区舌侧牙弓宽度和深度不拔牙组均...
叉头框蛋白O(FOXO)有一个长110个氨基酸的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其中,FOXO1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和维持成骨细胞增殖。FOXO1可调控氨基酸的摄入,进而调节成骨细胞的蛋白质合成。FOXO1在骨骼中的调控作用会随细胞种类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在成骨细胞中,FOXO1蛋白能够通过与活化转录因子4的相互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以对抗骨骼内的氧化应激反应,维持成骨细胞的正常增殖,对糖代谢进行调节。FOXO1...
对目前正畸临床上最常用的金属网底托槽和微蚀刻底托槽的粘结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确定力加载的适宜时间。方法 选取正畸临床上减数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120颗,随机分为2组,第1组粘结金属网底托槽,第2组粘结金属微蚀刻底托槽。每组分别在粘结后5min、10min、15min、30min、60min、24h测定抗剪切强度(SBS),并统计粘结剂残留指数(ARI),电镜扫描托槽粘结前、脱落后底板形貌。结果...
错牙合畸形是由先天或后天多种因素导致的牙、颌、颅面畸形,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牙颌面异常,而非一种疾病。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期望通过正畸治疗纠正错牙合畸形,改善口腔颜面部美观;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择性治疗,评价一个个体是否需要接受正畸治疗,不仅取决于错牙合畸形的严重程度,还受个体主观愿望等其他因素影响。 随着以循证为基础的医学模式的发展,仅用传统的凭直觉、主观的判断方式来评价正畸治疗需求及结果显然是不...
颞下颌关节(TMJ)位置深,结构复杂,锥形束CT(CBCT)可为研究其形态和功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在三维图像和二维断层片上,患者头位的变动可能导致解剖标志点不在同一个切面上,但观察者仍可通过读片确定其标志点。CBCT可以从冠状位、矢状位和横断位来显示颞下颌关节结构,获得不同方位的关节间隙;可以对TMJ髁突的水平角、高度、半径、体积和表面积等进行测量,从而了解髁突的形态;可以最小的失真度提供颞下颌关节...
观察成人行固定矫治前接受牙周洁刮治对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情况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人正畸患者72例,按照矫正前是否进行牙周洁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初诊时即对牙周状况进行评估,均对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患者于正畸治疗前2周进行牙周洁刮治。治疗开始后6、12个月分别检查牙周情况,统计分析牙周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正畸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以及龈沟出血...
探讨成人下颌第三磨牙(M3)近中向阻生或萌出的机制及其与颌骨发育的关系。方法 选取72 例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拍摄全景X 线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通过全景X 线片观察下颌M3 阻生或萌出的情况,将其分为阻生组和萌出组,并对其X 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阻生组与萌出组的下颌体长度(Go-Po’)、下颌支宽度(W)、下颌平面角(MP-FH)、前下面高(ANS-Me)、下颌支长度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