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烟草工业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烟草工业相关记录5330条 . 查询时间(2.353 秒)
为提高烤烟种植养分利用率,降低化学肥料使用量,以南江三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聚天冬氨酸对烤烟生长、产量及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减量施肥20%水平下,添加聚天冬氨酸促进了烤烟生长及地上部干物质累积,烤烟根系活力、ATPase活性、光合速率等显著提高,且高水平聚天冬氨酸更有利于烤烟生长。与常规施肥相比,减量施肥+聚天冬氨酸处理烟叶氮磷钾累积量涨幅分别为2.79%~8.66%、2.31%...
为探明氟菌·霜霉威防治烟草黑胫病的潜力,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烟草黑胫病菌丝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明确了氟菌·霜霉威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及其对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吡菌胺与霜霉威盐酸盐以质量比1:10混用(氟菌·霜霉威)对烟草黑胫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0.06 mg/L。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氟菌·霜霉威在773.4 g a.i./hm2时,对烟草黑胫...
为研究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生育期温度因子的影响,确定适宜移栽期和采收期,以中烟100为材料,设置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处理,使气候因子在烤烟上六片叶生育期重新配置。随着移栽期的后移,上六片叶生长期、成熟期及全生育期 > 0℃积温、> 10℃积温、气温日较差、> 20℃天数、最高温 > 30℃天数整体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上六片烟叶生长期的均温、>20℃积温都以4月25日移栽的处理相对较高...
近年来,烤烟豆浆(传统豆浆和酵解豆粕)灌根技术成为河南三门峡烟区的一项常规农艺措施。为揭示豆浆灌根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原因,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分析了豆浆灌根对烤烟质量、烟株农艺性状、根系生长和土壤生物化学(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和土壤蛋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豆浆灌根对烤烟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感官品质等方面均有提升作用;豆浆灌根提高了中部叶长度和上部叶宽度,根表面积、根体积...
为明确田间自然罹病烟蚜僵虫上的真菌种类和筛选出对烟蚜的高毒力菌株,将采集的烟蚜僵虫经过常规分离、纯化,进行了菌落生长、产孢量、形态观察、ITS序列测定、系统发育树构建以及对室内烟蚜毒力测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从烟蚜僵虫体上分离纯化出8株菌株,经生物学特性观察、ITS序列对比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准确鉴定出这8株菌株均是蜡蚧轮枝菌。综合生物学培养和毒力测定结果,得出菌株V4为优良菌种,具有产孢量高(1.89...
烟农队伍管理是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抓手,依据三明市沙县烟区烟农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烟农星级评定管理实施过程及评定结果运用,客观展示了开展烟农星级评定管理以来取得的成效,论述了评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为烟区烟农队伍管理提供新的观点。
表达序列标签(EST)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分子标记开发。以普通烟草两个二倍体祖先种绒毛状烟草(Nicotiana tomentosiformis,TT)和林烟草(Nicotiana sylvestris,SS)多个组织为试验材料,使用CloneMiner cDNA文库构建方法构建了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测序并进行序列拼接、功能注释、进化分析和标记开发。绒毛状烟草和林烟草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
研究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为烟草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采用GBS (genotyping-by-sequencing)技术,挖掘92份烟草种质资源的SNP位点,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了147.165 Gb数据,平均每个样本1.599 Gb,筛选后共获得93 685个高质量的SNP位点;不同地理来源烟草群体等位基因数(Na)为1.27~1.93,观测杂合度(Ho...
烟草花叶病(CMV)是烟草主要病害之一,筛选与CMV抗病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是烟草抗病分子育种的重要部分。本研究以抗病材料台烟8号和感病材料NC82为亲本,获得BC1群体,构建抗、感池。采用BSA和SLAF-seq技术开发CMV抗病相关SNP分子标记,共获得180 370个SLAF标签,经分析后获得6156个多态性SNP标记。利用SNP-index分析方法,发现两个与CMV抗病高度关联的区域。...
为了明确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烟苗中多酚物质代谢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本研究以烟草K326为材料,对比分析了低温胁迫处理(4℃)和对照处理(25℃)烟苗叶片中多酚物质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与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后,烟草叶片萎蔫、细胞膜损伤严重,相对电导率升高;总酚含量受低温胁迫影响较小,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低温处理后,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
为了探明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菌分类地位,2015-2017年从福建省三明市主要烟区采集的烟草根腐病病样中分离获得31个镰孢菌属菌株(F1~F31)。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甄别、系统进化分析、种特异分子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显微形态特征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共享镰刀菌(F. commune)相似;采用贝叶斯法(Bayesian Analysis)对4株...
为明确河南省不同烟叶产区危害烟草的镰刀菌种类,以河南省烟叶产区典型镰刀菌根腐病烟株及烟田土壤为供试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土壤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无创接种法测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获得的98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均产生白色菌丝,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马特形,无色、多孢;小型分生孢子呈肾形、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多无分隔。序列比对...
为明确近年来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出现的疑似根腐病的病原,2017年5月分别从河南省宝丰、泌阳、许昌、临颍等烟区苗床共采集12个具有代表性的病害样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18S 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从样本中分离纯化出10个真菌菌株,其18S rDNA-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鸢尾丝囊霉(Aphanomyces iridis)序列同源性均为99%。漂浮苗及盆栽接种...
分析龙岩山区近年来高标准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实施情况,着重从项目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工程管护模式、资金管理模式、工程承包模式、权属调整模式、监管模式、土地流转模式及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等9个角度进行探讨,研究龙岩山区基本烟田土地整理模式构建因素。并结合龙岩山区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建议,以期促进龙岩山区今后大规模推进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工作。
烟草行业积极投身扶贫攻坚,主动发挥行业横跨农工商的体制优势,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广大烟农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本文从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素出发,系统总结中国烟草产业扶贫经验、深入剖析面临的压力挑战,并提出了科学推进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