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工学相关记录72993条 . 查询时间(1.171 秒)
邹难,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综合交通运输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曾获山东省优秀归国人员创业奖、济南市5150人才、美国马里兰州交通局优秀人才认可奖等荣誉。现担任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IEEE\ASCE\TRB等多家国际期刊审稿人。
王正方,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光电传感与智能诊断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现工作于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子课题、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军工项目以及其他企事业委托项目等十余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7件、中国发明专利30余件;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第...
李现旭,博士,校聘副教授,2017年6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23年6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23年9月至今就职于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孔文佳,工学博士,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512工程”第四层次。2015年6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21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2021年9月至今就职于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牛蓓蓓,女,理学博士。2009年6月毕业于鲁东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3.9至2014.9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博士联合培养;2016年12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地学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2017.7至2021.5山东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博士后。2021年5月至今就职于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孟紫琪,女,理学博士。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2023年9月至今就职于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子玮,男,山东莒南人,工学博士,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校聘副教授。2015年6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17年6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2023年1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3年9月进入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工作。
李晓光,工学博士,深圳市鹏城孔雀计划C类人才。研究领域为纳米磁学与自旋电子学,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介观尺度下磁性系统的微磁学建模,以及纳米磁性结构,包括磁畴壁、磁涡旋、磁性拓扑结构的静动态特性仿真与理论分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项目1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Physical Re...
吕金蔓,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晶体材料光波导和波导光子学器件的制备与特性研究的相关工作。
代万俊,男,1981年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本科就读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现任职称副教授。2007年7月至2021年3月任职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先后担任激光装置总体集成项目组组长、光束控制项目组组长、所“十四五”核心能力建设跟瞄发射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高功率激光装置总体设计、总体集成、光束测控、跟瞄发射等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
张新安,研究方向为氧化物半导体薄膜与光电器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在Science Advances、JACS、Nano Letters、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张维,副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德国弗赖堡大学,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并于2016年回国。 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微型液体透镜设计及基础应用;微型自由表面光学系统设计;微机电(MEMS)微型驱动器、传感器研究;深度学习在自动变焦成像系统的基础研究。在多个光学及微机电重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十余次,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两项。学术成果分别获得2013 SPIE 光学...
朱勇建,教授/硕士生导师,智能感知工程系,研究2D/3D智能感知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检测、激光3D测量等。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在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IEEE Sensors Journal、Measuremen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近5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专利转让费40余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李泽仁,天津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一所副总师,现为深圳技术大学超强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物院一所高级顾问(兼职),主持深圳技术大学“瞬态光信息技术及应用”和“太赫兹技术及应用”两个优势学科方向。是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与系统专委会常委,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委会、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专委会、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等委员。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