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人物 发育生物学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2.636 秒)
刘文彬,1972年7月生,湖南新化人,博士,教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育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承担本科生《细胞生物学》及研究生《细胞凋亡研究方法与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和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等近20项;在J. Biol. Chem,Froniters in Physiology...
肖亚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发育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要养殖鱼类雌核发育与高效种质纯合技术”、国家973计划课题“动物基因组与重要功能蛋白质组关系研究”、以及“SP600125诱导鱼类细胞多倍化的机制及应用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专利9项,制定技术标准(规程)2项。湖南省优秀博士毕业生指导教师、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
陶敏,女,汉族,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BMC Genomics编委, Reproduction and Breeding编委及责任编辑,激光生物学学报编委;2018年-2019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美国奥本大学从事一年的分子生理学研究。主要从...
彭亮跃,1978年4月生,籍贯湖南平江,博士,副教授。 2010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留在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13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系访问学习。主要从事鱼类多能干细胞诱导、鱼类发育生物学和水生经济动物的分子遗传与育种等方面的研究。相关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各1项,主...
陶士珩,男,1961年生,安徽歙县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专业;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业气候专业,同年分配到西北农业大学,从事农业气象学教学与科研;1996年7月晋升副教授;1998年7月获西北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99年6月至2001年5月在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做群体与数量遗传学博士后研究。2001年12月晋升教授。...
张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结合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的技术手段,进行生理、发育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揭示植物生殖发育及生殖过程响应逆境胁迫的分子及细胞机理。
张数鑫,1982年6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Leiden University联合培养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2011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林肯分校生物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小RNA分子合成代谢的分子机制和非编码RNA介导的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3月晋升为研究助理教授。2015年6月至今在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
陈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主要负责人。研究方向是番茄对生产常见病害的抗性反应机制,植物根可塑性发育的分子机理。植物在其胚后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高/低温、干旱、盐碱、养分缺失、病虫害侵袭等各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这就使植物的胚后生长发育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植物发育可塑性源于干细胞的可塑性。植物通过整合内部遗传因子和外界环境因子信息,调整分生区干细胞...
赵庆顺,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1. 发育生物学: 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研究视黄酸信号(retinoid signaling)在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发生中的作用;2. 发育毒理学: 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发育毒理机制,制作biosentinel用于监测环境污染。
陈明生 男,博士,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 1991年获中科院遗传所硕士学位;1998年获Purdue University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02年在Clemson University Genomics Institute任Research A...
黄学林,男,教授,兼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和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组织培养与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制浆与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分子植物》编委。主要从事植物发育与生物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发表论文90多篇,出版相关著作4部。主要研植物体细胞全能性表达调控及其功能基因的研究,生物技术与经济植物种质的遗传改良。
种康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学习、工作经历:1984年 在兰州大学植物生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 在兰州大学植物生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1993年 在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发育生物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和中科院植物所作博士后研在日本TOHOKU UNIVERSITY 生化系作博士后.在美国PURDUE UNIVERSITY、DOW AGROSCI...
张永莲,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1993年的中国科学院的自然科学一等奖,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优秀论文奖。2002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