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理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人物 植物病理学相关记录464条 . 查询时间(3.488 秒)
郑文辉,博士,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是农业农村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副职)。2013-2014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访学。曾获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者...
翟立峰,长江师范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梨、柑橘和枇杷等果树病害的病原种类、致病机制及生物防控技术的研究。
薛龙海,男,籍贯河南开封,博士,兰州大学草地微生物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栽培牧草与天然草地植物病害、牧草病理学、真菌微生物多样性等。主持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24篇
杨瑞先: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内生微生物和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梁志怀,男,196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农学会办公室主任。曾任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书记、湖南省西瓜甜瓜研究所所长兼书记、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书记、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植物病害及其综合防治研究。
李桂华,男,遗传学博士,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承担植物病理学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致力于解析重要植物病原真菌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结构发育等形态转变过程的调控机制,探索侵染早期病原真菌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参与省部级研究项目10多项,在Current Bi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国...
彭宇龙,男,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人。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农药方向)专业进行学习,获农学学士。2010年9月至2018年6月,于四川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农学博士。攻博期间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攻博期间主研植物病害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2018年9月至...
王永林,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教学经历:本科课程:植物病理学、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森保专业综合实习,研究生课程: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方向:林木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组学、病原菌-林木互作、分子植物病理学。
李小杰,女,1983年12月生,博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烟草根茎部病害的病原鉴定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先后主持中国烟草总公司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河南省烟草公司科技项目1项、河南省财政预算项目3项,以第一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科技厅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市厅级等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厅级二等奖1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付俊范,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植物保护一级博士点学科带头人,辽宁省普通高校省级优秀示范专业带头人、辽宁省民族科普协会理事长。教学主讲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精品课,主编全国高校教材1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被授予辽宁省首届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获辽宁省科技进...
瞿娇娇,1988年9月生,汉族,贵州大学茶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被毛孢属虫生真菌的资源获取和系统分类及分子致病机理研究,包括功能基因的筛选、蛋白互作等方面;虫生真菌与茶树之间的互作研究,包括真菌的内生定殖、虫生真菌在茶叶加工上的应用等。主要涉及真菌分类、真菌的遗传转化、微生物生态、多组学联合分析等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 
李培谦,男,1983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病害生物防治。在真菌病害研究方面,参与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6篇。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获山西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解决农业生产中病害防控等技术问题,共承担企事业...
冯宝珍,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8年入选山西省“三晋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2011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农学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病理学、农业微生物学。
张燕,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1.植物病原菌重要基因功能及蛋白修饰调控研究;2.新型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及病原菌抗药性分子机制。
郭红甫,现任濮阳市农林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一直从事作物难治病害药剂防治及农业灾变补救研究,先后出席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八次、第十次代表大会。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十大杰出职工科技人才等称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