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矿山地质学 矿山测量 矿山设计 矿山地面工程 井巷工程 采矿工程 选矿工程 矿山机械工程 矿山电气工程 采矿环境工程 矿山安全 矿山综合利用工程 矿山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人物 矿山工程技术相关记录984条 . 查询时间(2.608 秒)
洪林,男,1976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最终学历:2014年博士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火灾防治、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建筑安全疏散。
倪景峰,男,1975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矿山安全工程系主任。最终学历:2004年博士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矿井通风安全,流体网络、矿井通风仿真相关算法研究、矿井通风安全仿真软件研发,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工作。人才称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周西华,男,196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主持党务工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能源安全应用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最终学历:2006年博士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
李宗翔,男,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煤矿重大灾害理论及灾变通风系统仿真研究。最后学历:2007年博士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 研究方向:采空区流场安全理论与技术(煤自燃与瓦斯控制)、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系统仿真(矿井火灾、瓦斯爆炸后CO蔓延中毒演变、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灾害演变及次生灾害防治预案),以及井下生命保障系统及煤层注水等。
张大明(1979.11-),男,辽宁沈阳人,2002年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井通风与安全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作为主研人员完成课题15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共出版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在《安全与环境学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等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6篇,其中2篇论文被EI和ISTP收录。
李晓丹(1977.12-),女,辽宁阜新人,2001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矿矿山环境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作为主研人员完成教学项目12项、科研项目及课题7项,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校级一等奖3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市厅级二等奖1项。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共出版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在《露天采矿技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等期刊...
曹博(1984.04-),男,辽宁省辽阳人,2006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露天开采理论与技术、数字矿山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企事业委托项目2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露天开采系统工程优化和露天矿边坡工程。
陈蓥(1982.09-),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山东科技大学博士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任采矿工程实验室副主任。
陶梅(1973.05-),女,辽宁阜新人,副教授,辽宁省地质学会会员,国际注册煤层气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环境工程和矿井灾害防治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得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出版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等教材3部,《煤层气开采工艺》著作1部,在《环境工程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
刘光伟(1981.09-),男,辽宁沈阳人,2004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学会计算机通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评议人。
兰天伟(1982.12-),男,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导,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矿业大学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获得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
王鑫阳(1983.02-),男,辽宁沈阳人,博士、副教授,美国采矿协会会员,Jennmar Jennchem Co.,Ltd.助理工程师,获西弗吉尼亚大学(WVU)采矿工程专业全额奖学金资助博士学位,《Engineering Ge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审稿人。
于永江(1971.12-),男,内蒙古集宁人,1998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压力和矿井动力灾害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等科研课题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两项科研奖励。在《煤炭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5篇论文被EI、ISTP等收录。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
陈应显(1975.03-),男,四川中江人,2000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访问学者。
李刚(1979.07-),男,吉林德惠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主要从事矿山压力和巷道支护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5项,省部级项目3项,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煤炭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2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