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学 >>> 大气环境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大气环境学相关记录73条 . 查询时间(4.595 秒)
2020年11月2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WCMWF)网站报道,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CAMS)的全球预报系统已于2020年10月6日成功升级,改进了对海盐、粉尘气溶胶、颗粒物和平流层臭氧的预报。新的预报系统使用ECMWF综合预测系统模型(IFS)的最新版本(IFS Cycle 47r1)。
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11日发布报告说,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该组织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乘汽车和飞机旅行减少,在疫情结束后预计排放量会回升。
澳大利亚多种巨型动物为何在4万年前灭绝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日前,澳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网站上发表论文称,最有可能导致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灭绝的原因是气候变化,而非人类活动。此前有观点认为巨型动物灭绝是人类过度狩猎造成的,且发生在人类抵达澳大利亚大陆后不久。但这项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博物馆领导的研究结果显示,水资源减少、干旱加剧、火灾增加以及植被变化等最终导致袋狮、巨型史前袋鼠等至少13种远古巨兽...
《自然—气候变化》5月19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由于政府采取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政策,截至2020年4月初,全球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17%。目前,各国政府实施的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政策对全球能源需求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世界各地大量人口被要求待在家中、关闭边境,消费率和运输率都相应下降。不过,全球实时排放数据的缺失增加了量化这种冲击的难度。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people who experience hurricanes, catastrophic flooding or other severe weather events a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in, and be concerned about, climate change in the wake of ...
英国牛津大学4月30日发布研究报告说,2018年夏季北半球多地出现的热浪、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与环绕地球的大气急流中出现持久的巨波相关,而这种刚被发现的变化未来还会更频繁地出现。牛津大学以及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学者领衔的团队在《环境研究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2018年6月和7月在北半球多地几乎同时出现极端天气事件,这些事件的地点和时间并非偶然,而是与急流中反复出现停滞的巨波直接相关。
2017年4月2-8日,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德国莱布尼兹对流层研究所(TROPOS)副所长Hartmut Herrmann教授和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法国里昂催化与环境研究所(CNRS-IRCELYON)副所长Christian George博士来复旦大学与重点实验室访问,并在8日分别做了题为“Aerosol particle organic mass formation: HOMs uptake an...
近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英国里丁大学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等科学家,系统探讨了大陆漂移和高原隆升对亚洲和澳大利亚季风起源和演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南亚、东亚及澳大利亚季风起源的时间不同,而且形成原因也不一样。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
排放到大气环境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有害空气、土壤和水资源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燃料燃烧和工业与家庭各类溶剂使用。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部分资助,由欧盟多个成员国科研机构联合工业界组成的欧洲NEXT AIR BIOTREAT研发团队。利用创新型的生物滴滤技术(Biotrickling Filter),成功开发出新一代...
由中国工程院与英国皇家工程院共同举办的“中英PM2.5与雾霾污染防治高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能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约翰·洛克希德,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和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安勇等出席并致辞。
2010年蓝色星球奖(Blue Planet Prize)近日揭晓,美英两名科学家获奖。每名获奖者将获得约55万美元(5000万日元)的奖金。
作为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气候变化研究的一部分,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日前发布了3份报告,强调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美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同时提出了一个如何适应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新报告可能会对正在热烈讨论中的国会参议院气候议案产生影响。
德国日前在柏林举行了以二氧化碳综合利用为主题的研讨会,就如何将二氧化碳变害为宝进行经验交流。与会专家们指出,要想充分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必须技术、化学和生物利用三者相结合。技术利用包括利用二氧化碳生产人工降雨等需要的干冰。此外,植物温房中也需要人工补充二氧化碳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为此温房常常要特意燃烧天然气。专家建议,利用火力发电厂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为温房送气。
北京时间2010年6月16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网报道,美国宇航局地球系统科学家近期研制了迄今精度最高的地球气候模型GEOS-5气候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绘制了全球气候模拟图片。模拟图片与卫星图片对比显示,GEOS-5气候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气候状况。
北京时间2010年6月7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报道,大西洋飓风季开始于6月1日,将持续6个月。5月27日,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说今年的飓风季“活跃甚至极度活跃”,将会有14到23场暴风雨,8到14次飓风,3到7次超级飓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