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国际动态 肿瘤免疫学相关记录84条 . 查询时间(2.221 秒)
近日,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马健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IF: 17.388)发表题为“Lactoferrin is required for early B cell development in C57BL/6 mice(乳铁蛋白调控小鼠早期B细胞发育)”的研究成果。魏玲玉博士为第一作者,马健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南大学为第一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PI王理伟教授团队与仁济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薛婧研究员团队合作在springer nature旗下著名期刊《cell discovery》(IF:10.849)在线发表了胰腺癌免疫治疗最新成果,课题组通过单细胞测序及相关临床研究首次发现了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一种全新的亚群(命名为meCAF),其具有异常的糖代谢水平,并筛选...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王宏志研究员课题组、杨武林研究员课题组在肿瘤免疫分子标志物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个新型乳腺癌免疫相关预后分子标志物甲酰基肽受体FPR3。目前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上。
过去认为,肿瘤细胞以高速率消耗葡萄糖进行代谢,但美国范德堡大学研究人员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发现表明,肿瘤细胞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相反,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非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葡萄糖摄取水平。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细胞根据其新陈代谢程序使用不同的营养物质,这一发现颠覆了过去百年来的癌症新陈代谢模型,有助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肿瘤成像技术。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脑肿瘤,预后差,全身免疫抑制是GBM和包括中风和创伤性脑损伤在内的其他神经损伤的一个特征,这种免疫抑制是影响患者生存和免疫调节治疗效果的关键障碍,特别是在GBM的患者中更为明显,其CD4 T细胞计数与艾滋病患者相当。虽然免疫抑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存在,已成为这些疾病的一个公认的特征,但这种免疫抑制的确切免疫学性质和潜在机制现在仍不清楚。既往的研究发现,神经...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工程药物,可以结合两种不同的肿瘤抗原,通过同时击中多个靶标来抑制癌症的生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3个研究小组分别设计出能同时将肿瘤抗原和T细胞结合的双特异性抗体,为癌症的个性化免疫疗法提供了更多选择。第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称,他们设计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以靶向突变的p53蛋白,而不会干扰正常细胞中完整的p53。p53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在某些癌症中失活...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中位生存期约六个月,五年生存率约8%1,被称为是“癌中之王”。高侵袭性和转移性是胰腺癌恶性程度高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确诊时已有超过半数患者伴有远处转移,其中肝脏是胰腺癌转移最好发的部位,胰腺癌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4%。
近日,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陶永光研究员与深圳市儿童医院文飞球教授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Therapy(Q1,IF: 8.986)上发表题为“A nuclear long non-coding RNA LINC00618 accelerates ferroptosis in a manner dependent upon apoptosis”的研究论文。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汪祖利,深圳...
如果说人体免疫系统是捍卫“外敌”入侵的“防线”,那么T细胞就是其中的“头号杀手”。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对抗癌症的过程中,这支在人体血液中大量存在的“强力军队”往往无法发挥强大作用。2020年9月2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成果“Cancer SLC43A2 alters T cell methionine metabolism and histonemethylation”,该...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乐天集团旗下的乐天医疗近日发布消息称,研制出癌症“光免疫疗法”新药,已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交了生产销售申请。光免疫疗法作为继手术、放射线、抗癌药物、癌症免疫治疗药物之后的“第5种癌症治疗”方法之一而备受关注。该疗法由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从事癌症研究的小林久隆开发,此次乐天集团申请的是针对喉部复发型头颈癌患者的治疗药。
人类肿瘤组织中是否存在细菌并对肿瘤发生发展产生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最近,一项新的研究通过多种手段证实,在几种常见的人类肿瘤标本中均存在细菌,并具有一定的异质性,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Science杂志,题目为“The human tumor microbiome is composed of tumor type–specific intracellular bacteria”。
近日,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陶永光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13.493)发表了题为“The Deubiquitylase UCHL3 Maintains Cancer Stem-Like Properties by Stabilizing the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的研究论文。中南...
近日,热带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李霞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Article形式发表题为“Pan-cancer characterization of immune-related lncRNAs identifies potential oncogenic biomarkers”文章(SCI 11.878,JCR一区)。肿瘤的免疫治疗是当前研究...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日前研发出一种快速检测法,利用“电子鼻”分析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学物质,从而确定该患者是否适用免疫疗法,准确率达85%。
英国伯明翰大学2019年8月26日发布一项研究称,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新方法,能破坏肿瘤细胞周围的“保护墙”,从而有效杀死癌细胞。该校学者领衔的研究团队从200名新确诊癌症病患身上获取了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的样本,这类细胞能够发出大量化学信号把肿瘤细胞屏蔽起来,导致免疫系统和免疫疗法无法发挥作用,并阻止能杀死肿瘤细胞的T细胞被激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