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调查与监测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国际动态 海洋调查与监测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2.937 秒)
据国外媒体报道,“加拿大海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有线局域网,随着2009年12月8日正式启动,海洋学研究有望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借助于这个新的海底监测网络,科学家对海洋深处进行探索时将与过去的一些惯用手段说“再见”,他们再也不用使用系缆浮标或者利用船只上传仪器在简短的时间里拍摄的数据。
科学家警告海啸或再袭印尼      海啸  印尼        2009/12/23
2006年7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庞岸达兰,一座房屋被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从事地震研究的地球科学家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的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今后数十年内可能再度发生里氏8级以上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殃及苏门答腊岛人口稠密地区。
一个国际科研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够对海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并据此绘制出二氧化碳分布图,这一成果将有助开发预测气候变化的新方式。
法国建筑师雅克·鲁热里设计出一种名为“海洋空间站”新型海洋科学考察船。与普通船不同,“海洋空间站”是“竖着”的船,大部分船身处于水下,使科学家可以近距离探索海洋世界。
测量海水质量变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宣布,其研究者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观测海水质量的短期变化,其测量结果有助于建立评估效果更佳的气候研究模型。
据国外媒体报道,专家们日前在牛津大学举办的气候大会上警告说,全球海平面至少上升2米,目前看来几乎无法阻止。
据国外媒体报道,海洋深处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罗菲莉娅II”计划就是为了探索这个人类很少涉足的世界孕育而生的。“罗菲莉娅II”2009探索之旅将目光锁定墨西哥湾,希望为人们描绘出一幅生活的深海画卷,帮助人们了解海洋深处的动物以及沉船。
为应对新形势,国际海洋开发理事会(ICES)在其总体战略规划框架下正式出台了最新一轮5年期科学战略规划(2009~2013)。规划确定的未来ICES所关注的3大主题领域16个研究主题成为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领域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加拿大7月3日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省份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埃斯奎莫尔特海军基地启动了“海王星”海底观测站计划,预计今年底即可开始传送观测数据。
德国和英国研究人员最近通过比较海平面变化和南极气温的历史数据推算,未来几千年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变,气候变暖导致的冰雪消融也会造成海平面上升约25米。
美国海洋科技联合委员会(JSOST)联合25个研究机构,合作完成了2010年美国海洋科技优先研究领域的选择,从而为更好、更及时地制定相关政策并作出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作者择要进行了评述。
欧洲航天局3月20日宣布,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oce)自3月17日发射后卫星控制系统运行良好,从3月20日零时开始,卫星进行了模式转换,所有科学仪器进入试运行阶段。
从地球大气中飘落的富含营养的微粒对于浮游植物——能够支撑海洋食物链的漂浮的微小藻类——来说是一个福音。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些所谓的大气粒子能够使浮游植物中毒,从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同时改变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北京时间2008年8月26日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浮游生物可以被认为是低级生物,但是科学家依据浮游生物的水中漂流特性研制的电子装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海洋环境。 目前,意大利研究人员正在设计一种“智能浮游生物”,可携带传感器和利用闪光沟通的通信装置。它们可以成群的被释放到大海中,以在海洋中收集各种信息资料。 这种装置的设计理念来源于“智能灰尘”,智能灰尘可用于监控陆地环境,并向...
北京时间2008年8月13日消息,据《泰晤士报》报道,科学家让海象携带探测器到达人类以前从没触及的地方,正在揭开冰冷的南极水域最深处的秘密。 科学家利用海象出色的潜水能力,从南极海岸线和远海下方收集数据。这种动物可下潜入6500英尺,因此可以揭开这一海域的最大的秘密。来自英国南极调查局(BAS)和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学家,将小型传感器粘在大约80只海象身上,然后追踪它们。英国南极调查局的海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