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天文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恒星天文学相关记录84条 . 查询时间(2.201 秒)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极不寻常的行星系统,它由6颗行星组成。这些行星都比地球大,但比海王星小,围绕着附近的一颗恒星运行。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
2023年10月19日,《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张居甲团队和清华大学王晓锋团队在超新星闪现光谱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十年一遇的超新星爆发事件SN 2023ixf中还原了超新星前身星在死亡前猛烈抛出自身物质的过程,为构建大质量恒星完整演化图景提供了关键板块。
大样本统计研究显示,hub系统(hub-filament system)是大质量恒星形成的主要场所。因此,观测研究hub系统,成为探究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博士研究生马应秀与合作者,发现了一个正在形成大质量恒星的hub系统G323.46-0.08。该成果对揭示分子云结构、运动学和恒星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A)上...
2023年7月27日, 《自然》(Nature)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完成的题为《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Sub-second periodic radio oscillations in a microquasar)的国际合作研究成果,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
2023年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PISN)存在的化学证据。在此之前,理论研究曾预言这种特殊超新星的存在,但从未被观测发现。该成果证实这一超新星源自于一颗质量高达260倍太阳质量的第一代恒...
2023年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发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科研团队发现天体物理学中颇为重要的基础理论“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会随着恒星金属元素含量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挑战了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的经典理论,刷新了人类对此基本概念的认知,这将对天体物理多...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科研人员与四川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科研人员采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 ,简称SDO)卫星高分辨观测数据,详细研究也起源于同一源区并沿相同路径传播的系列复发性日冕准周期快磁声波的激发机制。他们发现这些准周期波列与源区耀斑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并给出这些波列是由于耀斑磁重联过程中的间歇性能量释放激发的证据。这一研究成果以“Recurre...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孙起斌和导师钱声帮研究员等在激变变星的准周期振荡(QPOs: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s)研究方面获新进展。该工作利用TESS的巡天资料,首次在长周期矮新星HS 2325+8205的爆发期间发现周期约为2160秒的QPOs,并且发现QPOs的振荡强度与轨道相位有关。轨道相位与QPOs振荡强度的相关性的发现为激变变星QP...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崔英朕与孟祥存研究员在Ia型超新星领域获得新的进展。他们对Ia型超新星共有包层星风模型进行了流体动力学模拟,揭示了白矮星双星处于共有包层星风阶段时的物质损失机制以及主要的观测特征,这为后续的观测搜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国际科学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A&A) 近日以“Hydrodynamical simulations for the common-env...
通过对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FASOT)原理样机在2013年加蓬日全食期间取得的观测资料处理和分析,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FASOT团组在弱偏振信号测量方面取得了科学和技术两项关键性进展,为正在研制的第一和第二代FASOT以及未来的大型日冕仪COMPASS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与CME理论研究团组运用磁流体力学模拟研究了太阳紫外暴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太阳紫外暴(约为20000度以上)可以在高密度、低温(几千度)的低色球中产生。撕裂模不稳定性磁重联引起的小尺度激波等局部压缩加热是热能产生的主要物理机制,在重联磁场强度高达500高斯的情况下,磁重联区域产生的热能平均功率密度可达到1000尔格每立方厘米每秒,与紫外暴产生时所释放能量的平均功率密度相...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研究人员利用光学和近红外太阳爆发探测望远镜(Optical and Near infrared Solar Eruption Tracer,ONSET)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SDO)卫星的地空联合观测,为处于弱磁场区的一个大尺度马蹄形太阳暗条成功构建出了整体的三维磁场结构,并详细研究了其物理参数和拓扑...
近期,国际天文期刊《天体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郭彦君博士与合作者关于早型星双星统计性质的研究工作。该工作利用LAMOST DR8中分辨率数据,研究了886颗观测次数大于6次的早型星的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给出了早型星双星比例与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早型星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统计学参考。
双星系统是准确求解恒星质量、半径和光度等基本物理参数的理想天体,而脉动变星对探测恒星的内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当双星系统中包含脉动变星时,不仅能获取它们可靠的基本物理参数,而且还为脉动子星的星震学研究提供额外的约束条件,同时也为研究双星相互作用对恒星脉动的影响提供机会。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丁旭博士、季凯帆研究员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李旭志等人,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快速得到相接双星的参数和误差。相关研究成果以Fast Derivation of Contact Binary Parameters for Large Photometric Surveys为题于10月18日在国际天文学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在线发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