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医学工程相关记录1837条 . 查询时间(1.672 秒)
2024年7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剑峰研究组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林昶东课题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Ca2+ transients on the T cell surface trigger rapid integrin activation in a tim...
美国莱斯大学生物工程团队开发出一种超小且稳定的菱形气泡,约50纳米大小。它是一种气体填充的蛋白质结构,可自由浮动,有望彻底改变超声成像和药物递送。与目前太大而无法有效穿过生物屏障的微气泡或纳米气泡不同,这种气泡被认为是迄今最小的医学成像结构。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一项近日发表于《自然-医学》的研究,报道了一种可以完全由大脑和脊髓控制的机器腿,使用这种仿生肢体的受试者比使用标准机器腿的受试者行走速度快41%。此外,前者改变速度、爬楼梯和跨过障碍的能力更强,也更易保持平衡。
《自然·医学》2024年7月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神经义肢接口的最新突破,其能让仿生腿完全响应人体神经系统,在临床试验中,改善了截肢人士的行走控制,让他们恢复了“仿生行走”。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只恢复部分神经信号传导,或也足以实现神经义肢功能的临床相关改善。
一粒神奇的“芝麻”,内藏乾坤。将它注射到体内,它就能把精确的生理参数“告诉”医生。这粒神奇的“芝麻”就是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臧剑锋教授团队研制的可注射超凝胶超声传感器。
日前,西藏大学校长助理、医学院院长王嗣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解笑瑜教授以及哈佛医学院陶伟教授等团队合作发表研究文章,开发了一种基于生物界面工程化的杂化细胞膜仿生纳米递药平台(P-I@M1E/AAL)。通过M1-Exo和AS1411适配体偶联脂质体(AApt-Lip)的共挤压制备了双靶向杂化M1-Exo囊泡(M1E/AAL),以装载IR780和PFTBA。P-I@M1E/AAL利用双靶向策略靶向...
2024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于寅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上发表了特邀综述文章“Progress in Organ Bioprinting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文章详细探讨了器官生物打印在再生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和思考。
“冲动是魔鬼,三思而后行。”已有研究表明,冲动性与多种不良行为相关,如暴力和冲动购物;同时,它也是物质滥用和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将冲动性作为一种心理特质来解释和预测不同的人类行为,并提出了多种冲动性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两栖动物作为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演化的过渡类群,其个体生活史包含了水生和陆生两个生活阶段。在从水栖幼体变态发育至陆栖成体的过程中,两栖动物的诸多器官系统都发生了重构。例如,运动器官由尾转变为四肢以适应陆地的运动方式,呼吸器官由鳃转变为肺以适应陆地空气呼吸方式,消化系统发生重构以适应食性的转变,神经系统发生重构以适应复杂多变的陆生环境。其中,由鳃到肺的转变过程重演了脊椎动物呼吸器官演化的关键步骤。因...
为充分发挥岗位创新主力军作用,深化职工创新创造活动,2024年5月28日,西藏自治区总工会公布了《关于命名2023年全区职工“五小”活动优秀创新成果的决定》。西藏阜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科研组作为西藏阜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在2023年报送了“一种医学用睾穿组织搅割装置”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2023年度全区职工“五小”活动优秀创新成果名单》。
签署战略合作、打造高价值成果动态项目库、启动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2024年5月29日,丰台首届智能医工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启动会举行。
据2204年5月29日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人类头骨上设计了一种“定制窗口”,可用于将大脑活动数据可视化。这种颅窗使研究人员能在非手术室环境通过超声成像观察人类的大脑活动。该技术为临床医生和神经科学家提供一种侵入性较小方法,以高分辨率研究大脑。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彭畅课题组研发了一种用于膀胱容积连续监测的柔性可穿戴超声器件,实验验证了该器件良好的机械和声学性能,及其监测准确性。研究成果以“A Stretchable and Wearable Ultrasonic Transducer Array for Bladder Volume Monitoring Application”为题发表于传感器工程和技术领域期刊IEEE ...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黄文华和副教授吴耀彬团队在3D打印个性化压阻式抗瘢痕矫形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4年4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退行性中心研究员阮长顺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